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左契

孝经左契

① 一卷。题云缺名。是书文凡十条,其中“不孝敬,痹在喉,寿命凶”一条,“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以自彰,务一德也”一条,“孝之瀰身也,犹春气之澹澹也”一条,《群书征引》未载。“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景云出游;众人孝,林泽茂”一条,《艺文类聚》引作援神契。“孝经者篇题,就号也,所以袁指括意,序中书名出义,见道曰著,一字苞十八章,为天地喉襟。道要德本,故挺以题符篇冠就”一条,《御览》引作钩命决,而字句略有不同。“孝顺二亲,得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祉福永来”一条,《唐类函》引作《河图》。该书版本为《说郛》本。② 一卷。明孙珏(详见《孝经援神契》)编辑。首条“将军颐,虎衔珠,大夫正,海出鱼”,当出《御览》二百七十四。《御览》“颐”字作“顺”字,此“颐”字,盖误。次条“封子太山,考绩燔燎,禅于梁父,刻石纪号,垂度示典,功平政教”,出处不详。章全考定本多通行本一条云“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敬以自彰”,其中“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八字,见《御览》卷一。又卷四百十一,“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人序孝弟忠敬以自彰”十八字,见《说郛》,其下尚有“务于德也”四字,是书未引,也不知所出。该书版本为《勤业堂校定古微书》本。③ 一卷。清黄奭(详见《孝经》)编辑。所采凡十三条,较池辑本为多。其中十条,据清河郡本。所引“元气混沌”条下有宋均注“一德谓从一体也,天序日月星辰,不欲人见,而人见自光;人序孝弟忠信,不欲人知,而人见自彰,同修一体也”四十五字。“霜以挫物”条下有宋均注“孝皆人心所自然有者。行之善,则如露之于草,其身自泽;行之不善,则若霜之挫物,其自损也”三十九字。以上二条及宋均注均据清河郡本。黄奭另引《开元占经》一条。该书版本为《汉学堂丛刊》本。④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题魏宋均注。首条“元气混沌”八字引《御览》,《初学记》则引作《孝经援神契》。次条“天子孝,天龙负图,地龟出书,夭孽消灭,景云出游”引《御览》,而《艺文类聚》引此于“景云出游”上无“夭孽消灭”四字,其下多“庶人孝,林泽茂”六字。是书据《御览》卷四十一别引“庶人孝,则林泽茂,浮珍舒,怪草秀,水出神鱼”。但《御览》引此作《孝经援神契》。是书另引《占经》卷五“日变布五色,苍色见于百姓也”及卷六“轩辕列明,后女争誉”二条,为其他辑本所无。该书版本为玉函山房刊本。⑤ 一卷。清乔松年编辑。所引《广韵》“天子孝”一条,此条《艺文类聚》引作援神契,而九十八又引作左契。引《说郛》四条,均无出处。其中“孝顺二亲,得算二千,天司录所表事,赐算中功,祉福永来”二十二字,《唐类函》引作《河图》。《说郛》尚有“孝弟之至,通于神明”一条,“孝经者篇题,就号也”一条,“孝弟之至”一条,“周襄王不能事其母弟”一条,此四条是书均未收入。盖前一条,《御览》引作《孝经援神契》;后三条,《御览》均引作《孝经钩命决》。该书版本为纬捃本。

猜你喜欢

  • 龙壁山房集

    二十二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马平(今广西柳州市)人。原名锡振,服膺包拯,号少鹤,幼孤,家贫,授诗母口,长而失教。靠姨母作女红养育,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授户部主事

  • 说郛

    一百二十卷。明陶宗仪(?-1396?)撰。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黄岩(今属浙江省黄岩县)人。元朝灭亡后,陶宗仪隐居乡里,拒不仕明。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初年下诏广征天下儒士,陶宗仪以疾固辞,继续隐

  • 学庸家训

    二卷。清金崇城撰。金崇城,字卓峰,贵州黔阳(今属湖南省)人。官湖北知县。是书首有王履谦序及崇城自序。题曰家训,盖授自其父光旭,而又留以课子弟。其书依《朱子章句》,复于句下引诸儒之说以申其议,章句之后,

  • 林初文诗选

    一卷。明林章(1551-1599)撰。林章,本名春元,字初文,福建福清人。万历元年(1573年)举人。坐事除名。后上书言兵事,瘐死于狱。著有诗文集《林孝廉集》。是书前有曹学佺序曰,初文才士,为嫉者所中

  • 沈氏改正揲蓍法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需时眇言》十卷,论述《周易》之中的象、数、筮,进而阐明《易》之大旨。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但叙述过于繁复,使读者很难看懂。故节录其《原筮》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

  • 渚山堂诗话

    三卷。明陈霆(约515年前后在世)撰。陈霆字声伯,浙江德清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刑科给事中。著有《唐余纪传》等,是书杂论唐宋以来诗句工拙,以论明诗为多。如论古人做诗,用事当如水中著盐,寓意

  • 先秦韵读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有诰此书大例与《群经韵读》同,辑录韵字的古籍自《国语》以下二十四种,加之秦文共二十五种。其中《列子》、《家语》等乃魏晋人伪撰;《穆天子传》、《六韬》、《三略》

  • 蜀鉴

    十卷。不著撰人。书前方孝孺序称,宋端平中,邵武李文子尝仕于蜀,搜采史传,起秦取南郑,至宋平孟昶,上下二千年事之系乎蜀者,为书十卷云云,世遂题为李文子撰。又,宋端仪《考亭渊源录》有李文子,字公瑾,光泽(

  • 明季甲乙汇编

    东村八十一老人编。八十一老人即许重熙。是书一名《甲乙汇略》,又名《甲乙两年汇略》。自明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起,至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马士英逃于杭州被杀止。末附甲申日记,前有自序。书为编年

  • 练中丞集

    二卷。明练子宁(?-1402)撰。练子宁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新淦(今江西新于)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授翰林修撰,后迁工部侍郎。建文初(1399年),与方孝儒并被信用,改吏部左侍郎。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