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存吾文集

存吾文集

四卷。清余廷灿(1729-1798)撰。余廷灿字卿要,晚号存吾。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以母老乞养归,遂不复出。余廷灿生乾嘉之际,其时汉学风靡一世,不读许郑之书者几不得为通人,而湖湘学士大都抱缺守残,与湖外风气若不相济。独廷灿因屡至京师,与此有别。今观此集之文,如卷一《释射》一首,取凡与射义有关之文字一一加以诠诂,与沈彤之《释骨》,任大椿之《释绘》,孙星衍之《释人》体例略同,而精博亦复相类。《旅酬考》、《九献考》二篇,融会经文,条举件系,令读者于繁复之礼制一览了然,最为详核。其他如《寝衣辨据说》文证寝衣之为被,《輗軏考》引戴震、阮元之说而加以申证,皆考核详明,不为肤论。卷三《江慎修永传》,卷四《戴东原事略》,并举两家学术,简而得要。又如卷二《书赤道南北两总星图说》,《书测恒星黄道经纬仪说》,《书纪限仪说》诸篇,历述西人汤若望之说,深相推挹,尤非迂儒深闭固拒者可比。以文字论,其亦真气横溢,兀傲不平。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九十五称廷灿有《存吾文集》十六卷,又称廷灿论天文、律历、勾股、经纬之学,与戴东原往复辨难,具见文集。此文集仅四卷。有咸丰五年(1855)云香书屋重刻本。

猜你喜欢

  • 四魂集

    四卷。《外集》四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事迹,见《琴志楼词》。《四魂集》包括《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各一卷。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一年(1895)著者

  • 癸巳论语解

    十卷,宋张栻(1133-118)撰。张栻字敬夬,又字乐斋,号南轩,南宋理学家,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是“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发端人物。既以“理”为

  • 五砚斋困知左传说

    不分卷。清梁恩霖撰。恩霖字可孙,江都(今属江苏省)人,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分卷,也不载《左传》全文,有所论说则分别摘录,也不加标题,是梁恩霖的读书札记。考其所论,多为推求经传字义,对史事、义例都很少加

  • 沅湘耆旧集

    二百四十卷。清邓显鹤(1777-1851)辑。详见《资江耆旧集》条。此集为历代地方诗歌总集。凡二百四十卷。其中前编四十卷,本编二百卷。前编为邓氏之子邓琮所辑,收入从晋宋至元代与沅湘相关的历朝公卿大夫、

  • 簳珠仙馆诗存

    七卷。清吴庆焘(约1900前后在世)撰。吴庆焘字宽仲,号烟然,榜名庆恩,字文鹿,湖北襄阳人。生卒年不详。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官江西候补道。本书系作者晚年自定稿卷。王乃征撰《弁言》说:“庆焘少作

  • 中庸释义

    一卷。萧隐公(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恽宝惠序及隐公自序,及记付印始末。隐公以《中庸》为孔子自作,以孔子即有“民鲜能久矣”之叹。颜渊死后,夫子不得已述成此经,藏于家,迨子思长成,乃出而布于世,遂

  • 岁寒堂诗话

    二卷。宋张戒撰。张戒,字不详,正平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五年(1135)四月因赵鼎荐,得召对,授国子监丞。绍兴八年(1138)以兵部员外郎为监察御史,累官至司农少卿,旋坐疏留赵鼎改外任。后以佐宣教郎主管

  • 崧台书

    五种,十四卷。清景日眕(详见《说嵩》)撰。该书收《崧台学制书》九卷附《摄篆半月录》一卷《荐后录》一卷、《崧台最录》一卷、《嵩台随笔》二卷。是书为景日眕任官广东时所撰,均为治政折狱情事。其中《嵩台随笔》

  • 蹇斋琐缀录

    八卷。明尹直(详见《明良交泰录》)撰。此书所载皆明代掌故,尤其是对内阁中官宦罢陟,恩怨报复等事记载颇详。此书仅清《钦定续通考》、《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版本除《四库全书》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

  • 程氏春秋初刻三种

    九卷,附录一卷。清程廷祚(1691-1767)撰。程廷祚字启生,初名石开,号绵庄,又号青溪居士。江宁(今南京市)人。诸生。青年时代开始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对天文、地理、兵法、农桑及礼乐之事,造诣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