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字林考逸

字林考逸

① 八卷。清任大椿(1738-1789)撰。大椿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进士,官礼部主事,任四库全书纂修。通礼,精考据,尤长名物训诂,著作尚有《释缯》、《深衣释例》、《弁服释例》、《小学钩沈》等。是书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郑堂读书记补逸》卷八曰:“子田因参核典坟,兼及《二藏音义》,钩沈起滞,缀集七卷,并序例目录一卷。其编次皆从《说文》部分。昔人谓《字林》补《说文》之阙,而实亦多袭《说文》,故于部内诸字,为《说文》所有者,列于每部之首,悉据《说文》先后为次;其为《说文》所无者,则列于每部之末,悉据所引之书先后为次。每条字句,或诸书征引同者,具列诸书之名,以表其符合;或字句小异,亦两存之,各标所出,以备参定。又陆善经《新字林》于此书多所补益,其书亦亡,并附采于每部之末。从此忱书体例略见于兹,诸家异说,亦多所考定。又有同时人为之补遗正误,汇集于卷末而附刊之。其用心之勤,编次之慎,可以概见。而辑录是书以接续小学之绪,功非浅鲜已。”全书共辑1500字,于原书存十之一二。是书有《燕禧堂五种》本,《式训堂丛书》本。② 一卷。叶德辉撰。参见《六书古微》。叶氏以唐卷子本《唐韵》为梁顾野王原本,其中所引吕忱《字林》,有足以补《说文》之阙,有足以与经义互证。然而《唐韵》为任大椿、任兆麟(撰《字林考逸补正》),曾钊(校增过《字林》)诸家所未见,故从中采辑之,得50余字,辑成此编。其例以《说文》所有之字,依《说文》部次分隶;《说文》所无之字,分附各类之后而注“《说文》无”三字以别之。至其字之音训,与说解合者,取为互证之资;与说解不合者,广为异文之益,既不妄下己意,亦不墨守陈言,均于每字下详为考订。此编为叶氏所著《说文解字故训》中的一卷,未刊,手稿藏其家中。

猜你喜欢

  • 孟子章句

    一卷。汉程曾撰。曾字秀升,豫章南昌(今江西南昌)人。汉建初三年(78)举孝廉,迁海西令。曾著《孟子章句》,不详卷数,此俱见于《后汉书·儒林传》。是书已佚于隋以前,故《隋书·经籍志》不著录。惟宋熙时子《

  • 明儒学案

    六十二卷。清黄宗羲(详见《易学象数论》)撰。本书为我国首部学术思想史专著。共列十九个学案,202名学者,即河东薛瑄等15人;三原王恕等6人;崇仁吴与弼等10人;白沙陈献章等12人;姚江王守仁1人,附录

  • 济急法

    一卷。英国舍白辣(生卒年不详)撰,英国秀耀春(1856-1900)口译,赵元益(生卒年不详)笔述。舍白辣生平事迹不详。秀耀春又名詹姆斯、费·休伯蒂。英国浸礼会教士。1883年来华,在山东青州传教,后来

  • 元八百遗民诗咏

    八卷。清张其淦(约1910前后在世)撰。张其淦,字豫荃,广东省东莞人,生卒年不详。光绪进士。甲午(1894年)补殿试,入词林,散馆改知县,官至安徽候补道,署提学使,辛亥(1911年)后隐居不仕。著有《

  • 无为州志

    ①十卷。明吴臻修,洪暄纂,李玻补正。吴臻,字至善,福建延平人,举人,明正德间来任无为知州。洪暄,无为州学正。李玻,浙江缙云人,举人,明嘉靖五年来任无为知州。正德间,吴臻来守是州,病旧志之阙略,因创议重

  • 道德经编注附解

    见《道德经编注》。

  • 姓觿

    十卷。明陈士元(详见《名疑》)撰。本书为《归云别集》之一种。捃摭姓氏诸书,依韵分别编辑。凡平声一千七百一十四姓,上声六百八十九姓,去声六百零一姓,入声六百二十一姓,外蕃九十九姓,不入韵中。共三千七百二

  • 太极图说注解

    无卷数。清陈兆成(生卒年不详)撰。兆成字慎亭,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县)人。此书作于康熙初,旨在发明朱熹《太极图说》之注。其论性,谓虽夹和在气禀中,而苟无习染之累,亦第于善之中,微分差别,若谓之有恶则不可

  • 四书改错平

    十四卷。清杨希闵撰。杨希闵字卧云,号铁傭,江西新城人。毛奇龄喜攻朱熹,著有《四书改错》二十二卷,以掊击《章句集注》。是书认为毛奇龄考证固有明确者,但辞气傲悍不逊,无论所得所失,十常八九非解经之正,也非

  • 雪门诗草

    十四卷。清许瑶光(1817-1882)撰。许瑶光,字雪门,号复叟。善化(今湖南长沙)人。道光拔贡,官嘉兴知府。《诗草》计收《悠游集》两卷,《蒿目集》四卷,余则为《上元初集》。共收道光二十年(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