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卷。清尹彭寿(生卒年不详)撰。彭寿字慈经,光绪六年(1880)科副贡,候选教谕。光绪十七年(1891),山东学政裕德以其邃于训诂、学有根源荐于朝,赏加国子监学政衔。著作除是编外,还有《石刻证经》五卷
不分卷。朝鲜英祖时,洪启禧、徐命膺等奉命编纂。卷首有英祖乙酉“御制”跋文。不分卷数,凡十一章,名目为宗庙乐章、文昭殿乐章、列朝乐章、列朝上尊号乐章、列朝追上尊号乐章、进丰呈乐章、朝会礼宴仪通用乐章、亲
六卷。《补遗》一卷。清张百熙(1847-1907)撰。张百熙,湖南长沙人,同治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邮传部尚书。张百熙宦于清末,列强入冠,国势不振,乃痛心更张旧制,力主兴学校,废科举,改官
五卷。明薛应旂(详见《宋元资治通鉴》)撰。该书前四卷以六十甲子纪年,上自黄帝八年,下至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历七十一甲子,共4260年。每年之下,略记大事,以备检阅。自英宗前大抵袭取司马光《
十三卷。明张诩(1455-1514)撰。张诩,字廷实,南海(今属广东)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著有《南海杂咏》、《白沙遗言》。是集凡十三卷。其中杂文十卷,诗三卷。张诩为
三卷。清程瑶田(1725-1814年)撰。程瑶田字易田、一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清代经学家,曾任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教谕。程瑶田为江永弟子、戴震同学,治学长于旁搜曲证,不为经传注疏所束缚。主要
一百二十卷。唐瞿昙悉达撰。瞿昙悉达先世为天竺人,后移居中国。唐玄宗时官太史监,开元六年(718)受诏翻译佛历,称《九执历》,其中介绍印度天文历法学。著有《唐开元占经》。本书前二卷集录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理
一卷。清奕赓撰。奕赓,宗室。有《佳梦轩丛著》十一种。是书即为其中一种,因为继王士祯《国朝谥法考》而写,故名“续考”。王士祯书,始于清代初年,止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分王公庶僚、前代君臣等二十八个
二卷。明凌濛初撰。凌濛初著有《圣门传诗嫡冢》。此集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皆为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二集并于诗末附杂文数篇。四库编著者谓:“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
三卷。唐王绩(585-644)撰。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隋名儒王通之弟。其性好学,有奇思。隋时授秘书省正字,出任六合县丞,入唐曾官太乐丞。长期赋闲在乡,纵酒自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