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声类

声类

① 一卷。魏李登撰,龙璋辑。李登,三国魏人,字、里不详。《北史·江式传》称李登官左掖令,与孙炎同时。炎注《尔雅》盛用反切。登著此书,以声音比类相从,故名《声类》。唐封演《闻见记》谓《声类》凡十卷,收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字,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是书大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类聚辑反切或直音相同之字为一处的字书,《闻见记》在“文字类”中叙述《声类》,姜亮夫亦谓绝非韵书。然是书对于韵书的产生有所影响,潘徽曰:“李登《声类》,始判清浊,才分宫商。”《隋志》及《新旧唐志》并加著录。后代著作多所征引,如“吅,此古文谨字也”,顾野王《玉篇》引之;“夔音人周反,或作猱。《诗》曰无教猱升木”,颜师古《匡谬正俗》引之;“菹,藏菜也”,虞世南《北堂书钞》引之;“峐,犹屺也”,陆德明《尔雅音义》引之;“轓,车之蔽也”,颜注《汉书·高后纪》引之;“拳或作捲”,李善《文选注》之《报任少卿书注》引之;“俗三里”,僧行均《龙龛手鉴·谷部》引之;“犛,羌中牛名”,丁度《集韵·三钟》引之;“,头胅也”,陈彭年《广韵》引之;“蝗音横”,宋庠《国语补音》引之;“闚,小视”,董真卿《周易会通》引之。《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可见此书为历代诸儒所援用。历元尚有传书,至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始未载及。则其亡逸,必在元明之间,可断言矣。”龙璋所辑虽有漏略,即此断简残篇,亦弥足珍贵也。是书有民国间攸县龙氏铅印《小学搜佚》本。② 四卷。清钱大昕撰。钱氏生平见“恒言录”。钱氏发明“古无轻唇音”,谓“凡轻唇之字古皆为重唇”。又谓“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认为“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钱氏是清代研究古声纽最有成就的学者,其说见于《十驾斋养新录》,《潜研堂文集》等。《声类》一书搜辑古籍中之异文别名音训等,以声纽贯通之,略依《尔雅》类别编辑而成。凡古今异纽等皆注明之,颇精审。是书收入《潜研堂全书》、《粤雅堂丛书》(初编第四集)、《江氏聚珍版丛书》(第四集)、《丛书集成》(初编语文学类)等。

猜你喜欢

  • 学易大象要参

    四卷。清林赞龙撰。林赞龙字云泽,侯官人。雍正四年(1726)举人。该书以发明大象为主,六十四卦各为一篇。以上下经分为二卷。而冠以纲领六篇为一卷。这六篇一是“发凡”,二是“象例”,三是“义理象数”,四是

  • 真迹日录

    一集五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明张丑(生平详见《清河书画舫》)撰。此书共三集,一集前有张丑自题,大意是《清河书画舫》书成后,当时鉴赏家们以为此书可读,都以名品卷轴出示于张丑,请其鉴证。张丑便随手录之,

  • 赣榆县志

    十八卷。清王豫熙修,张謇纂。张謇(185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早年入淮军吴长庆幕府,清末发起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光绪十四年受聘编纂

  • 潜园集录

    九种,十七卷。清屠倬(1781-1828)辑。屠倬字孟昭,号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嘉庆进士,官至九江知府。工诗古文,兼通书画金石篆刻。著有《是程堂集》。《潜园集录》是一部杂纂之作,收辑杂家诸书

  • 新吾吕先生集

    二十一种,五十五卷。明吕坤(详见《四礼疑》)撰。新吾为吕坤之号。吕坤著述颇多,《四库全书》著录有《明职》等,《四库全书总目》收其著录及存目书九种。《新吾吕先生集》二十一种为《去伪斋文集》十卷、《呻吟语

  • 虚谷遗书

    三卷。清代何国材撰。何国材字维楚,江西新城(今属河北)人。全书以维护宣扬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为宗旨,共分四大部分,一是“心学释疑”,以陆九渊的“求放心”学说来论证心学;二是“格物质疑”,以王守仁的

  • 朱子论定文钞

    二十卷清吴震方(详见《读书正音》)辑。此书所取皆经传子史到唐宋诸家经朱子所论定的文章,摘录成编。每卷皆先列朱子之论,再列所录文于后。因编次过于求全,竟有因一字而录一篇文者。盖清初王学渐厌,而又反宗朱风

  • 起起穀梁废疾

    一卷。清廖平撰。该书是他所撰《穀梁春秋外编》中的一种。按: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撰《穀梁废疾》,排斥《穀梁传》;古文经学家郑玄撰《起废疾》驳斥何休。廖平撰《起起废疾》,对何休、郑玄二人的观点加以折衷。他认

  • 重修革象新书

    二卷。元赵友钦撰,明王祎(1322-1373)删定。王祎字子充,浙江义乌人。明初与宋濂同修《元史》,官翰林待制。有《大事记续编》《卮辞》《王忠文公集》等。王氏称《革象新书》芜冗鄙陋,便“为之纂次,削其

  • 倚晴楼诗集

    十二卷。《续集》四卷。清黄燮清(1805-1864)撰。黄燮清,原名宪清,字韵甫,一字韵珊,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多次会试不第。转至江西虔州(今赣州)李蔼如幕下为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