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订中州全韵

增订中州全韵

二十二卷。清周昂撰。周氏字少霞,琴水人。周昂即为沈氏《曲韵骊珠》作序者。是书又名《新订中州全韵》。此书特点有二:(一)另立“知如”韵,分为二十二韵。清刘禧延《刘氏遗著》评曰:“近周少霞竟分此韵(指鱼模韵)及齐微韵中字,别立知如一韵,岂非妄作乎?”周氏之分大概是反映了某种方言特点。(二)上声分为阴阳两类。周氏云:“平声分阴阳,遵德清本;去声分阴阳,参昆白本;上声分阴阳,此宜阁定。”是书有乾隆年间此宜阁刊本。罗常培说:“从《琼林雅韵》到《增订中州全韵》一系韵书,是随着北曲和南曲的消长而一步一步南化的。”“《中州全韵》和《中州音韵辑要》分出平去两声的阴阳,《增订中州全韵》分出平上去三声的阴阳,完全是根据他们的方音,并不是向壁虚造。至于《中州音韵辑要》和《曲韵骊珠》把周德清的鱼模部分作居鱼、苏模(《骊珠》作姑模)两部,把齐微部分作机微、归回(《骊珠》作灰回)两部,以及《曲韵骊珠》分出入声八韵,那都是受《洪武正韵》的影响。”“曲韵演变到了周昂的《增订中州全韵》可谓南化到了极点,拿它和以北曲为主的《中原音韵》来比较,真是相去不可以道里计了。”(《京剧中的几个音韵问题》)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说:“(这一派韵书)它们的地域都是在江苏(王文璧系吴兴人,今属浙江,但仍属吴语区域);产生的时代都在《洪武正韵》之后;它们的背景是南曲。因此之故把入声独立,亦因此之故把阴阳利用得奇形怪状。”“我们若明白这些,在研究《中原音韵》时,就不滥用它们的威权了,在研究元明的音韵变迁时,就不被它们所迷离了。”

猜你喜欢

  • 人与微生物争战论

    一卷。英国礼敦根(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礼敦根,曾于上海行医。光绪十七年(1892)春天在上海会集西方人讲演微生物之理。傅兰雅翻译所讲内容,刊之于《格致汇编》,成为此书。

  • 诗说标新

    二卷。近人狄郁撰。狄郁生平籍贯不详。书名为标新,实则了无新意,且有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其责诗三百篇无诗题,以为古人有题而后有诗,或诗成必标举题目。只此一端即可见其识见之浅溥。此书有1916年印本。

  • 春秋左氏传章句

    一卷。魏董遇撰,清马国翰辑。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建安初举孝廉,稍迁黄门侍郎。黄初中出为郡守。魏明帝时入为侍中、大司农,数年后病卒。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又据《魏略》说,遇

  • 许鲁斋考岁略

    一卷。元耶律有尚撰。耶律有尚字伯强,号迂斋,东平(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卒年86,谥文下。好程朱理学,受业于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门下。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为鲁斋先生。本书即记述其事迹

  • 大乘玄论

    五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乘玄论》是吉藏居于长安时,约隋仁寿大业年间所作。晚出于《三论玄义》,早出于《十二门论疏》。该玄论大章有八:第一,二谛义十重;第二,八不义六重

  • 学诗识小录

    十三卷。清包世荣(详见《毛诗礼征》)撰。世荣此书撰成于《毛诗礼征》之后,盖至道光三年(1823)始成书。该书未见刻本。道光、咸丰间只有传抄本。全书分训诂八卷,草木二卷,鸟兽一卷,虫鱼一卷,舆地一卷。其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释智俨生平事迹详见《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条。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

  • 明穆宗实录

    七十卷。明张居正(详见《通鉴直解》)等奉敕修。隆庆六年(1572)十月,命朱希忠为监修官,张居正、吕调阳为总裁官,负责纂修。寻改命张溶为监修官,总裁官仍为张、吕二人,万历二年(1574)七月书成。该书

  • 傅山人集

    三卷。明傅汝舟撰。傅汝舟本名舟,字虚木,号丁戊山人,一曰磊老,福建侯官人。生卒年不详。晚慕仙家服食之术,舍乡井遨游山水。人称“其诗刻意学郑善夫,喜为荒诞诡谲之语。”王世贞比之言法华作风语,凡多圣少。四

  • 直庐集

    不分卷。清乔莱(1642-1694)撰。乔莱,字子静,号石林,江苏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举应“博学鸿词”一等。好学深思,博览群书,对史学功力尤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