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增定玉壶冰

增定玉壶冰

二卷。明闵元衢(详见《罗江东外纪》条)编。起初,都穆采古来高逸之事,撰成一书,题名为《玉壶冰》,经宁波张孺愿稍加删补,改题为《广玉壶冰》。闵元衢仍感未尽,仍又增定此编。共二卷,卷一为纪事,卷二为纪言。仍将都穆《玉壶冰》原书列于内,而于所加者之后则注上“增”字以示区别。据《浙江通志》记载,闵元衢《增定玉壶冰》二卷之外,还有《补玉壶冰》一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后并无此卷,大概是散佚之本。有明刊本。

猜你喜欢

  • 江西诗征

    九十四卷。《总目》一卷。《附刻》一卷。《补遗》一卷清曾燠(1760-1831)撰。曾燠字庶蕃,号宾谷,江西南城人。乾隆进士,选庶吉士,改户部主事,累官两淮盐运使,官至贵州巡抚。诗学六朝、初唐,词华韵美

  • 幽闲鼓吹

    一卷。唐张固撰。张固生卒年、籍贯、字号,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新唐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宋志》、《四库全书总目》均入子部小说家类。该书末有明顾元庆跋,称

  • 蒙求集注

    二卷。晋李瀚(生卒年不详)撰。李瀚生平始末亦不详。《五代史·桑维翰传》称:“初,李瀚为翰林学士,好饮而多酒过,晋高祖以为浮薄。”可能就是此人。陈振孙《书录解题》中曰:“补注蒙求八卷,徐子光撰。以李瀚蒙

  • 吴社编

    一卷。明王稚登(1535-1612)撰。王稚登,字伯谷,一作百谷。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幼年即有文名,善诗文词曲,工书法,嘉靖末年入太学,后召修国史,未行而卒。著有《吴郡丹青志》,《奕史》等。《吴社编

  • 春秋朔闰异同

    二卷。清罗士琳(1785-1853)撰。士琳字茗香,甘泉(今江苏扬州)人,考取天文生。从许桂林游,通天文历算,获阮元称赏。著有《四元玉鉴细草》、《比例汇通》、《增广新术》、《句股容三事拾遗》、《演元九

  • 武夷山诗集

    二卷。不著编者姓名。前有总录一篇,记述武夷山之得名及历代兴建封号之事。后有杂录诗二卷,皆为游人题咏之作。唐代唯有李商隐一首,其余皆宋元人之作。卷首有顺帝至元三年(1337)旧序,称万年宫提拳张一村携示

  • 宝啬堂诗稿

    四卷。清张榕端(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生平详见《河上草》(辞目)。本集是张榕端在内阁学士任上所刊刻的,辑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至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之间所创作的诗歌,集前有任邱庞垲所作

  • 济阴纲目

    十四卷。明武之望(1552-1628)撰。汪淇笺释。武之望字叔卿,号阳纡,关中(今陕西临潼)人。武氏“幼治儒经”,在关中一带颇具名气,有“关中鸿儒”之称。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尝官吏部主考官等

  • 复堂文续

    五卷。清谭献(1832-1901撰。谭献生平详见《复堂文集》辞目)撰,谭献辞官之后,精力大半精研子部书籍,其校勘董仲舒文、《淮南子》等书尤见功力,发前人所未发,见众人之所忽,有继往开来之功。其文续得乃

  • 李卫公通纂

    四卷。明王承裕(1465-1538)撰。王承裕字天宇,号平川山人,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七岁即能诗,少著《太极动静图说》。弘治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嘉靖六年(1527)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帝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