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魂集

四魂集

四卷。《外集》四卷。清易顺鼎(1858-1920)撰。生平事迹,见《琴志楼词》。《四魂集》包括《魂北集》、《魂东集》、《魂南集》、《归魂集》各一卷。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和二十一年(1895)著者从军东北和赴台时期。即光绪二十年(1894)奉其父命墨绖从军,由故乡抵京师,得七律诗一百零九首,为《魂北集》。旋后在钦差大臣刘坤一幕下任职,游山海关,得诗一百零一首,为《魂东集》。继而奉坤一赴台湾,得诗七十一首,为《魂南集》。二十一年(1895)十月,归长沙,得诗三十六首,为《归魂集》。共收诗三百一十七首。感时抚事,慷慨激昂,在易氏诸诗中较为突出。《魂北集》卷首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王以敏《〈魂北集〉序》说:“实甫少负奇禀,识与不识莫不推为神仙中人。其通敏神隽似长源长吉二李,而其憔悴婉笃则又似卫叔宝。所著诗古文词哀韵顽艳,往往令人泣下。”“以三年殉母之志,出而效命疆场,时局艰危,即求一马革裹尸且不可必得。至蓄其一腔热血,感激愤发,吐为惊天泣鬼,淋漓放纵之文,致令读者掀髯奋袖,为之悲泣无端,俯仰自失。而孰知其满纸皆泪,几不复著一笔墨痕也。”《魂东集》有王铁珊、田其田序,《魂南集》有陈锐序。易氏本诗人,其诗缘感伤时事,多悲凉激切之音。集中如卷一《邗沟淮阴道中咏怀古迹》:“一饭报恩忠可想,万家置家孝何如。”《晓发崔庄望岱》:“立马岱宗青未了,闻鸡天下白如何”。《抵都感赋》:“东海固应深葬我,西山犹自冷看人”。《都门感旧》:“死遭黄祖翻为福,生嫁乌孙倍可哀”。颇有工巧华丽之作。外集者皆他人投赠和答之作。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自刻本。

猜你喜欢

  • 明文隽

    八卷。旧本题曰袁宏道(1568-1610)精选,邱兆麟参补,陈继儒标旨,张鼎校阅,吴从光解释,陈万言汇评。《四库全书总目》称:“盖坊间刻本,托宏道等以行。前有周宗建序,谓‘有志公车业者,其沈酣之无后’

  • 师经堂集

    十八卷。清徐文驹(约1723年前后在世)撰。徐文驹,字子文,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本集为文驹自编,计文十三卷,诗五卷。前有序,称其“浚伊洛之渊源,探韩欧之骨髓,沉浸浓郁,

  • 杨海梁自叙年谱

    一卷。清杨国桢(详见《杨忠武公年谱》)自述。此谱自记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谱主卒前数月,记仕历及家事为主。谱中多涉及其父杨遇春事,如所记速战阵式之类,皆《杨忠武公年谱》中所未及。其卒前数月行事为

  • 石门诗集

    一卷。(一名霞居集)明高縠撰。高縠,字宗臣,号石门,又号髯仙,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生卒年不详。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少谷郑善夫居鳌峰北,从之游者九人,乡党目为十才子。高縠居首,傅汝舟次之。是集卷首

  • 乐府指迷

    一卷。宋张炎(1248-约1320)撰。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原西秦(今甘肃榆中北)人,家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张枢之子。张炎幼承家学,宋亡后,潜迹不仕。纵游浙东西,落拓以终。平生工为长短

  • 绥万邦,屡丰年。天命匪解,桓桓武王。保有厥土,于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于天,皇以閒之。

  • 重订四书辑释

    四十五卷。元倪士毅撰,明王逢通义。倪士毅字仲宏,歙县(今安徽芜湖)人,生卒年不详。学于陈栎,人称道川先生,隐居不仕。王逢字原夫,号松坞,乐平县(今江西德兴县)人,朱公迁再传弟子。生卒年不详。倪士毅于至

  • 止止堂集

    五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著有《练兵实纪》。据《千顷堂书目》载,戚继光有《止止堂集》,无卷数。又有《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一卷。今此本《横槊稿》亦三卷,《愚愚稿》则多一卷,共为

  • 毛诗礼征

    十卷。清包世荣撰。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卒年不详。道光元年举人,拣选知县。据其从父兄世臣序称:“季怀殁后,检其遗书,有致友人书云:‘学诗八年,自谓有得,奋然欲述《诗礼原郑》一书,今编次粗就,殊不足

  • 蒙阴县志

    ①八卷。清刘德芳纂修。刘德芳字受公,河北文安县人。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一年(1682)任蒙阴县知县。蒙阴,以境内蒙山而得名。汉置蒙阴县,晋齐以后省,元皇庆中复置,隶沂州,明、清因袭未改。《蒙阴县志》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