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二百三十二种。中央图书馆筹备处辑。清乾隆时辑成的《四库全书》,最初分抄七部,分别贮于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汇阁、文宗阁和文澜阁七处,因全书卷帙繁浩,除御敕刊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辑一百三十八种)外,全书长期未能印行。且清末至民国战乱频仍,七部《四库全书》抄本有的已毁于战火或散失无存,于是保存古籍刊印全书的呼声日高,但都因时局动荡、财力不继,未能果行。民国二十年代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为保存珍本古籍并使能公之于世,乃选取文渊阁《四库全书》中之部分珍本印成一编,名为《四库全书珍本初集》。该书经部有易类二十七种、书类三种、诗类六种、礼类三种、春秋类十二种、五经总义类五种、四书类一种、乐类一种、小学类四种。史部有编年类一种、纪事本末类二种、别史类一种、诏令奏议类二种、传记类二种,地理类三种、职官类三种、政书类二种、目录类一种、史评类二种。子部有儒家类四种、兵家类一种、医家类三种、天文算法类三种、术数类十二种、艺术类二种、谱录类一种、杂家类五种、类书类三种。集部有别集类一百零五种、总集类十种、诗文评类二种。具体书目可参阅《中国丛书综录》。现代《四库全书》已全部刊行问世,《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只能作为一部附属小丛书供学人参阅。有民国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1934-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其后台湾省商务印书馆又陆续编印了第二至第十二集,连同别集共十三集。第二集至第十二集及别集所收具体书目可参阅原书。

猜你喜欢

  • 周稚圭年谱

    一卷。清周汝筠、周汝策辑。汝筠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官至江西督粮道。汝策事迹未详,二人俱为谱主之子。谱主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号退庵。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嘉庆十三年(1808

  • 冬青书室吟稿

    二卷。《文稿》一卷。清晏诉真撰。晏诉真,生卒年不详,号雪研女史。此书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 虞乡县新志

    十卷。徐贯之、周振声修,李无逸等纂。徐贯之字慕曾,河南沁阳县人。山西陆军营务处衔署理虞乡县知事。周振声字裕如,河北宛平县(属北京丰台区)人,民国七年(1918)任虞乡县知县。李无逸字念闻,邑人。民国六

  • 文选音义

    八卷。清余萧客(详见《古经解钩沉》)撰。此书为《文选》词章的注释本。其引经据典,广搜博证。但问题也颇多。例如,其引征贪多,但不着意于辨认真伪。浮玉山巨穴云云,与木华所云阴火何涉。卢谌览古诗、和璧引杜光

  • 中州韵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都昌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曾王孙修,徐孟深等纂。曾王孙,字道扶,浙江秀水人,顺治十五年进士,授汉中司理,康熙十六年(1677)补都昌知县,后升户部主事。徐孟深,字邃友,邑人,康熙二十年(1681)举人。都昌县志

  • 周易诸卦合象考

    一卷。清任云倬撰。任云倬字汉卿。江都人。关于周易中诸卦合象,郑玄、荀爽、虞翻都曾论及。但后世研究周易体例者都没有对此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于是作者留心易注以外的材料,兼采服虔的《左传解谊》一则、杜预的《左

  • 仪礼学

    一卷。清王聘珍(详见《周礼学》)撰。是书首先说高堂生传礼十七篇为今文,《艺文志》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学十七篇,文相似,但多出三十九篇,为古文。其次为解士冠礼,布席于门中西之阈外西面,至解聘礼既致饔

  • 元清乐府小令十二种

    十二卷。不著撰人。是编汇辑《张小山小令》二卷、《乔梦符小令》一卷等,共六七种,书随刊随印,散见各处,不知所刻共有多少种。以所汇刻者皆由元迄清诗词小令,故题曰元清小令。每卷所记,皆注其年月,可以考其出处

  • 书经集意

    六卷。万嗣达撰。其生卒年不详。嗣达字孝仲,浔阳(今江西九江市)人。明代学者。曾在南京刑部任职。《书经集意》卷首有自序,言书成于天启二年(1622)。该书分节讲解经文,较为浅近,似为家塾启蒙读本。间有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