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集注

周易集注

十一卷。图说一卷。清王琬撰。王琬渭南人。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1765)。自序说,“年八十有一,盖积一生之力为之也。”其论来知德将太极图列于河图前,所图黑白各半,明是阴阳,不得谓之太极。说洛书于画卦无关,《系辞》并举图书,就象并举耆龟二法一样,只不过是顺便讲的。论伏羲八卦次序以及六十四卦次序,并改邵子的右阳左阴而为左阳右阴,以合于逆数。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既有圆图,则方图可以不作。论文王八卦次序,即“帝出乎震”一节,不能当作“乾坤六子”一节。论羲、文二图并无对待流行之分,不过一明二气,一明五行。论易有太极一节,即生蓍之数,观不言天地万物有太极,而言易有太极,可得其旨。论来知德所谓错卦,即横反对卦,所谓综卦,即竖反对卦,不必添立名目。论本义筮仪第一变归奇之策,通挂一数,不五则九,二三变去第一变所挂之一而不用,只在本数策中挂一策,仍复合而通数其奇,因此四八与初之五九不同。来知德说第一变不通挂一数,所见为是。但是说二三变并不挂一,则少象三一营,只三营而非四营。惟第一变挂一而归奇,不必通挂一数,二三变即用第一变所挂之一而归奇,也不必通挂一数,这都是不四则八,无所谓不五则九。其大旨虽然也纠绕图学,但所说均自出新意,也可备一解。只有以十翼兼象辞、爻辞数之,未免于古无稽。其解经也都敷衍成文,殊乏精义。盖所注意只在图说而已。《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十六卷。明来知德(生卒年不详)撰。知德字矣鲜,梁山(今四川梁平)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事迹见《明史·儒林传》。知德自乡举之后,即移居万县深山中,精思易理,历二十九年而成是书。其立说专取《系辞》中错综其数以论易象,而以杂卦治之。错者阴阳对错,综者一上一下。其论错有四正错,有四隅错;论综有四正综,有四隅综,有以正综隅,有以隅综正。其论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画之象,有大象之象,有中爻之象,有错卦之象,有综卦之象,有爻变之象,有占中之象。其注皆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然后训本卦本爻正意。是书参互旁通,自成一说,当时推为绝学。然上下经各十八卦本之旧说,而所说中爻之象亦即汉以来互体之法,知德唯专明斯义较先儒为详细而已。因其在自序中唯我独尊,故后人对是书褒贬不一。是书收入《四库全书》,有明万历张之厚刻本,万历三十八年张惟任刻本,康熙二十七年(1688)崔华刊本,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亦收入。

猜你喜欢

  • 物原

    一卷。明罗颀(生卒年不详)撰。罗颀字仪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本书为更订宋高承《事物纪原》而作。全书共分十八门,共二百三十九条。《事物纪原》尚著明出典,而本书混众说而为一,舛误之处很多。如谓乌孙

  • 说经

    三卷。清韩泰青(生卒年不详)撰。泰青字南月,别号渔津老人,江苏萧山(今属浙江省)人。泰青之父韩仲遹,字绍闻,好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圈阅九遍,论著颇富。泰青幼承父学,后又师从蔡柯山、周青崖。所著《说

  • 中观论疏

    二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中观论疏》是注解《中观论》的经注书。续藏经本作二十卷,金陵刻经处刻本汇入论文,作二十六卷。《中观论》亦称《中论》,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为破

  • 春秋经异

    十二卷。清张漪(详见《诗传题辞故》)撰。该书撰成于嘉庆初年,按《春秋》十二公次序,每公各为一卷。卷首附录何休、范宁、杜预、胡安国等家序,卷尾附录补遗、勘误。该书大体上在于校订《左传》、《公羊传》及《穀

  • 说学斋经说

    一卷。清叶凤毛(生卒年不详)。撰。凤毛字超宗,号恒斋,叶映榴之孙,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市)人,以荫授内阁中书,迁典籍。工书画,兼善古文、诗、词。享年七十二岁。除本书外,还著有《说学斋诗文集》、《内阁小识

  • 戊戌政变记

    九篇。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十七岁中举。师从康有为,人称“康梁”。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

  • 清太宗文皇帝实录

    六十七卷。清觉罗德洪等奉敕修。原题《大清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考隆通显功文皇帝实录》,简称《清太宗实录》,今从封面题。是书始修于顺治九年(1652),一直拖延未成,康熙十二年(1673)开史局

  • 十七史详节

    二百七十三卷。宋吕祖谦编撰。祖谦(1137-1181年)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与朱熹、张栻并称南宋“东南三贤”。所编《十七史详节》,为其读史时删节备检之书,包括《东莱先生增入正义音注史记详节》二十卷、

  • 资治通鉴补正

    即《资治通鉴补》。

  • 隶辨

    八卷。清顾蔼吉(生卒年不详)撰。蔼吉字畹先,号天山,又号南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以岁贡生充书画谱纂修官,任仪征教谕。善画山水,精缪篆八分书。顾氏《自序》云:“《隶辨》之作,窃为解经作也。字不辨,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