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子钞释

周子钞释

三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中惟周敦颐的著作最少,而宋明两代研究周子学术思想的著作最多。对“无极、太极之说”、“太极图说”、“通书表里之说”等争论数百年。门户之分,甚于冰炭。至于“主静之说”,明代诟争尤甚。论者互相攻击,究无定评。此书以《周子全书》为底本,撮其精要。卷一辑《太极图说》、《通说》,卷二为遗文、遗诗。附录一卷,辑《宋史道学本传》、周敦颐《墓碣铭》、《墓室记》、《事状》、《行录》等。前二卷每条之末皆附简短释语,或标其大旨,或推所未言之意,较诸家连篇累牍地辨论为淳实,便于初学者领会。此书所选,多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精华,为研究周敦颐学术思想提供了比较完整系统的资料。有《惜阴轩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六书转注录

    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初名礼,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通经史,精小学,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春秋左传诂》、《公羊·穀梁古义

  • 续碑传集

    八十六卷。清末缪荃孙(1844-1919)撰。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官至四品。钱仪吉《碑传集》所收内容止于嘉庆朝,荃孙取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续之

  • 卮林

    十卷。补遗 一卷。明周婴(生卒年不详)撰。周婴,字方叔,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崇祯十三年(1640)以贡入京,特授上犹县知县。此书共十卷,又补遗一卷,广征博引,纠正群书及其注疏的讹误,共四十家。每

  • 李刚己诗集

    一卷。清李刚己(1872-1914)撰。李刚己,字以行,直隶南宫县(今属河北省)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灵邱县知县。入张曾扬幕府。著有《西教纪略》、《诗集》。此集为《李刚己诗集》。仅一卷。其诗学杜甫,颇

  • 书蕉

    二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条)撰。此书杂抄古今名物训诂及奇文隽字可供词藻之用者,随笔札记,分上下二卷。上卷又分勿勿非匆匆、胎卵二族、相马、花刑、杨用修、颖慧、青岚帚、玉米田、胭脂虎、簏簌、禹穴

  • 老子衍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清以前为《老子》注释者,历代都有不同的宗派。各家都流传不同的说法,到王弼、何平叔二人均从《周易》乾坤之意阐述《老子》;鸠摩罗什、梁武帝二人又从事理因果方面阐释《老

  • 五百四峰堂诗钞

    二十五卷。清黎简(1748-1799)撰。黎简字简民,号二樵,又号石鼎道士,广东顺德人。诸生。乾隆间拔贡,终生未仕。擅画山水,苍润似吴镇,淡远近倪瓒。又能诗词,刻意炼句,十岁即能诗。李文藻令潮阳,见而

  • 洞仙传

    一卷。宋无名氏撰。书中载录自元君而至姜伯真共七十七人传。其中含有徐福(秦始皇时人)、郭璞(晋人)、寇谦之(北魏人)、于吉(东汉人)等诸名神仙人物。考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书目皆

  • 蓟门摘稿

    二卷。明刘曰梧著。分上下二卷,其中于当日援辽官军扰民情状,言之历历。

  • 辟雍纪事

    十五卷。清卢上铭、冯士骅辑。卢上铭,广东东莞人,曾任南监典簿。冯士骅,吴门(今浙江苏州)人。是书前顺序有詹事张四知序、引言、纪事述言、凡例(七则)、辟雍考(分官秩、职掌、创修、钱粮四则)、纪事原始〔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