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县志

吴县志

八十卷。曹允源、李根源纂。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别号高黎贡山人,云南腾冲人。嗜学善书。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革命,是云南“重九”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曾任省长、云贵监察使、内阁总理等职。著作丰富,于地志纂辑《永昌府文征》一百三十六卷,保存大量地方民族史料。勤于搜求,又撰《滇西兵要界务图注》、《永昌先贤传》、《九保金石文存》等多种传记。苏州府旧分吴县、长洲、元和三县,兼辖太湖、靖湖两厅,入民国时并为一县。此志初属稿时,原名为吴、长、元三县合志,始作于民国七年,中经作辍,历十四年而始成,定名为《吴县志》。卷一图六,为三县全城图、三县分图、三县乡镇图、官署图、学宫图、太湖全图;卷二至卷八职官表;卷九至卷十七选举表;卷十八至卷五十二舆地考,其子目二十三,为沿革、疆域、城池、山水、乡镇、坊巷、桥梁、文庙、书院、义塾、学堂、公署、古迹、坛庙、祠宇、寺观、第宅、园林、冢墓、水利、田赋、物产、风俗;卷五十三至卷五十四兵防考;卷五十五祥异考;卷五十六至卷五十八艺文考;卷五十九至卷六十一金石考;卷六十二至卷六十五名宦传;卷六十六至卷六十八列传;卷六十九传忠节;卷七十传孝义;卷七十一至卷七十四传列女;卷七十五传艺术;卷七十六传流寓;卷七十七传释道;卷七十八至卷七十九杂记;卷八十旧序。此志立图、表、考、传四大纲,而终之以杂记,体例极佳,裁别也妥当。但排印讹脱,校正不精。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苏州文新公司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儒言

    一卷。北宋晁说之(1059-1129)撰。晁说之字以道,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少慕司马光之为人。光晚号迂叟,说之因自号景迂生。官至试中书舍人,兼东宫詹事。说之淹贯群书,著作繁富。有《景迂生集》,晁公

  • 管见所及

    一卷、补遗一卷。清代奕赓撰。此书书名叫“管见所及”,意思是随笔而摘录记载下来的。书中主要内容均为清朝中掌故、旧闻、轶事等,尤其是以宫廷内族的杂事居多。书中记述了清圣祖以下皇子帝系及诸王的命名,记述了清

  • 笃志斋经解

    五卷。清张应誉撰。张应誉,字伊知,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贡生,生卒年不详。是书分《周易》三卷、《春秋》二卷,大都风格近于宋学,虽名义上探源于《唐正义》,然实则是折衷于程朱胡氏之学说,一些地方还采

  • 岭南客对

    一卷。旧本题粤西舜山子撰,不著姓名。因其书中记有王守仁事迹,故四库馆臣疑其人为嘉靖、隆庆以后人(《四库提要》)。其书记粤中猺(今作瑶)、撞(今作壮)人啸聚山林,劫掠过往商贾,为居民旅行之害,官府无力禁

  • 孟子四考

    四卷。清周广业(1730-1798)撰。广业字勤补,号耕崖,浙江海宁(今浙江境内)人。是书题为四考,第一《逸文考》,第二《异本考》,第三《古注考》,第四《出处时地考》。不只搜集逸文,都有甄别。异本古注

  • 救命书

    二卷。明吕坤(详《四礼疑》)撰。书前有《自序》一篇,作于万历丁未(1607)。序云:“人生之急,有急于性命者乎?人事之重,有救性命者乎?”故作《救命书》二卷。上卷皆论守城事,有“城守事宜”二十八则,城

  • 秦邮帖

    四卷。清师亮采辑。师亮采字禹门。嘉庆十九年(1814),署高邮知州,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置于文游台四贤祠。第一卷为苏轼《春帖子词》、《墨妙亭诗》、《烟江叠嶂图诗》、《挑耳图题后》。第二卷为苏轼《清

  • 汾西县志

    ①八卷,首一卷。清蒋鸣龙修,付南宫纂。蒋鸣龙字飞占,浙江建德县人。出身拔贡,康熙八年(1669)知汾西县。汾邑地小民贫,而其志乘,由来甚远。元以前毁于兵燹,遗墨久湮。明万历间毛炯编纂和清顺治十四年李色

  • 冠县志

    十卷。清梁永康修,赵锡书纂。梁永康字寿庵,山西灵石人,举人出身,道光七年(1827)任冠县知县。赵锡书,邑人,举人出身。邑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姚本,再修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邑令

  • 楚辞心解

    一卷。清江中时(生卒年事迹不详)撰。版本有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本(《楚辞书目五种》称乾隆二十五年,此年为庚辰,二十九年为甲申,不知孰是),日本大阪大学藏(怀德堂文库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