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姓韵编

史姓韵编

六十四卷。清汪辉祖(1731-1807)编。汪辉祖字焕曾,号龙庄,晚号归庐,浙江萧山人。乾隆年间进士,授湖南宁远知县,两署道州,又兼摄新田县事。归里后,闭门读书。著有《元史本证》、《读史掌录》、《九史同姓名略》及诗文集。当时号称博雅。此书辑录“二十四史”中列传和附传之人,按姓氏汇录,依韵分编。每人注明见于何史何传及其梗概,以便查览。其中有一人而在二史或三史中出现的,分行注明。对同姓名者,以书其官籍加以区别。辽、金、元三史中者,只标名而不著姓。对于姓须译改者,都依韵另编一卷。同时把明史中名姓与三史相同者附在后边。又对于姓不可考者,或名佚者如皂旗张,或名姓均佚者如台州樵夫,亦皆附焉。男女应有所区别,所以公主、列女只以类编,而不以姓分,另为二卷,放在书后。汪辉祖自谓编辑此书的目的是:所以备读史者之稽检,非为传中人详世系也。在自序中说:编录之时,遇其人勋节灿著,传目虽不标名,亦必附载于篇。儒林党锢孝友,传序之所录者,概不敢遗。虽非为传中人详世系,而贤臣名将,或并其先人后裔,牵连及之。若外戚、若权奸,往往亦附所自出,窃于是寓劝惩之意焉。书中亦有不少错误,如临川刘义庆,误作王义庆。有嘉庆元年刊本。乾隆年间萧山汪氏刊本。光绪年间石印本。

猜你喜欢

  • 怀清堂集

    二十卷。清汤右曾(1656-1722)撰。汤右曾,字西崖。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诗人、书画家。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曾诗才出众,与朱彝尊并为浙派首领。

  • 濂亭文集

    八卷。清张裕钊(1823-1894)撰。查燕绪编。张裕钊字濂卿,一字廉卿。湖北武昌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历主江宁、湖北、直隶、陕西各书院。善作散文,工古文,书法亦佳,讲学于武

  • 益古演段

    三卷。元李冶(详见《测圆海镜》)撰。这是李冶写于1259年的关于天元术的普及著作。在自序中李冶称:“近世有某者,以方圆移补成编,号《益古集》,真可与刘李相颉颃。余犹恨其闭匿而不尽发,遂再为移补条段,细

  • 明宣宗诗文

    一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瞻基,字不详,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长子。仁宗卒,遂即帝位。在位十年,政治修明,天下安定。瞻基颇善作散曲。有《御制乐府》一卷,《官箴》(已著录)等。是书存记一篇,赋一

  • 毛诗答杂问

    一卷。三国吴韦昭、朱育等撰,清马国翰辑。韦昭,字宏嗣,史为晋讳改“曜”。吴郡云阳(今江苏苏州。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人。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后为侍中,领国史,因持正为孙皓所杀。有《孝

  • 寒松堂集

    九十二卷。清魏象枢(1617-1687)撰。魏象枢,字极环,号昆林,又号庸斋。蔚州(今属河北)人。崇祯年间举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因病告归。卒谥敏果。魏象枢为官

  • 雅似堂文集

    十卷。《诗集》三卷。明文德翼(约1649年前后在世)撰。文德翼,字用昭,江西德化人。生卒年均不详。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嘉兴推官。著有《宋史存》等。是集为文集十卷,诗集三卷。德翼人品清逸,而学问

  • 京师五城坊巷■衕集

    一卷。明张爵撰。张爵,号竹坡,明中期人。此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清光绪《顺天府志》艺文类,著录其目,书仅一卷,现代少有传本,此为宫廷旧藏。清皇帝逊政后,广东番禺,梁鼎芬录副寓吴兴刘承斡,于

  • 诗纬搜遗

    不分卷。廖平撰。廖平事迹见前条。《诗纬搜遗》乃廖氏诗说之一。廖氏治经,师从今文家说,于诗则主张“齐诗”。其学多变,自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之后,为学多囿于“天人之说”,因此而治《诗纬》。《诗纬搜

  • ■崌山人集

    八卷。清汪舸(约公元1736年前后在世)撰。汪舸,字可舟,婺源(今安徽芜湖)人,流寓扬州,生卒年均不详。性不谐俗,偃蹇贫病以殁。舸工诗。本集为舸五十岁以后所作。乾隆庚寅(1770),杭世骏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