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泉汇

古泉汇

六十四卷。清李佐贤编。李佐贤,字竹朋,山东利津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官福建汀州知府。各集之前,均有鲍康序,及李氏自序,与各家题词。各集之后,有鲍康及李氏跋。首集四卷,一为凡例,二为总目,三为历代著录及李氏之古泉臆说,四为节录翁树培、载熙、刘喜海、鲍康各家泉说。元集十四卷,所收皆古币、内分方足、尖足、园足、空首诸类。亨集十四卷,所收皆古刀,内分齐刀,即墨安阳刀、明刀、列国尖首刀、列国异品刀诸类。利集十八卷,所收皆圜法正品,内分周秦至明、历朝正伪外国诸类。贞集十四卷,所收皆异泉杂品,内分无考正品、无考别品、变体奇品、厌胜正品、厌胜吉语、厌胜生肖、神圣仙佛、花纹、马钱、泉范诸类。每类之内,又分若干品。总共著录五千余品。每品各图其形,并系以考证。自有泉币谱志以来,没有如本书这样既详且博者。书中所据以图者,李氏自藏居其大半,余以载醇士、吴方伯、刘青园、吕尧仙、鲍子年各家所藏居多,此外还采录陈寿卿、吴子苾、顾湘舟、李古农、韩渌卿、钟丽泉、张丰痴诸家所藏。悉以目所经见,及有拓本,而又确信其非伪者才予以著录。凡载于旧谱、而未经目见者,只存其名,附于各类各品之末,概不图录。唯变体奇品类内,藕心及藕心外函,厌胜牌诸品,皆非泉币,仍依旧说,列于奇品。厌胜吉语类内,郭勋、田龙、王贵、傅候诸品,均为古人泉纽私印,乃以纽制似泉,又为吉语,列于厌胜。但其中亦间有疏失。有同治三年(1864),李氏石泉书屋初刻本。

猜你喜欢

  • 持志塾言

    二卷,清刘熙载(1813-1881)撰。熙载字伯简,一字融斋,江苏兴化人。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等职。熙载治经无汉宋之门户,自子、史、天文、算法、字学、韵学靡不通晓。所著《昨非集》四卷,《说文叠韵》二卷,《

  • 越事备考案略

    二卷。清刘名誉编辑。刘名誉,广西桂林人。《越事备考》一书主要记载中法战争的情况,该书共十三卷,六册。其中包括谕旨一卷、奏议三卷、刍言六卷、案略二卷及愚说一卷,皆根据当时的官府邸钞及报纸等史料编写而成。

  • 洪范口义

    二卷。宋胡瑗(详见《周易口义》)讲授,瑗门人编录。《洪范》系《尚书》重要篇目,旧传为商末箕子所作,近人或疑出自战国时人之手。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询问治国方略,箕子依据《洛书》,详细阐述了五行、五事、八

  • 左传浅说

    二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征》)撰。作者治学侧重今文经学,站在今文经学家的立场上,对《左传》及杜预注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左传》不解经,并批评杜预等人以邪说诬《春秋》。但作者也不全盘否定《左

  • 采芝堂文集

    十六卷。明陈益祥(生卒年不详)著。陈益祥字履吉,候官(今属福建福州市)人。秀才出身,少有文名,擅长史学。曾与太守袁表,司理赵世显、民部林世吉等结成玉鸾社,又与孝廉徐之、兄弟陈荐夫等结为芝山社,后与宪副

  • 雅雨堂丛书

    十三种,一百三十八卷。清卢见曾编辑。卢见曾字抱经,号雅雨,山东德州(今山东省德州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曾官两淮盐运使。其为人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幕下,极一时之盛。曾刊刻《金石三例》,著

  • 李文公集

    十八卷。唐李翱(772-841)撰。李翱谥号为文,后世称为“李文公”。生平详见《论语笔解》(辞目)。此书版本较多,据《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载均为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则称有“蜀本,分

  • 玉岑山慧因寺志

    十二卷。清李翥编辑。慧因寺,为东南大刹,创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吴越王钱镠时,马鸣之教,流入东土。第五传至晋水,疏释华严经义。高丽国王子僧义天,慕名前来乞为弟子,晋水示寂。高丽国进贡二座金塔。时

  • 宝绘录

    二十卷。明张泰阶撰。张泰阶字爰平。上海(今上海市)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书名“宝绘”。取自张云阶家宝绘楼。此书言其多得名画真迹,持论甚高。但其说多可怀疑,比如曹不兴之画,据南齐谢赫《古画品

  • 敬业堂集

    五十卷。《续集》六卷。清查慎行(1650-1727)撰。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仲,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初白,康熙时诗人。查慎行诗才敏捷,“平生所作,不下万首”(许汝霖《敬业堂诗集序》。著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