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今韵准

古今韵准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氏生平著述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今韵二百六部,准诸古韵十八部,而注释分析其分合之故。朱氏所撰《说文通训定声》按韵系字,析古韵为十八部:(一)丰、(二)升、(三)临、(四)谦、(五)颐、(六)孚、(七)小、(八)需、(九)豫、(十)随、(十一)解、(十二)履、(十三)泰、(十四)乾、(十五)屯、(十六)坤、(十七)鼎、(十八)壮。韵目采用卦名,人们多不习惯。此编取今韵二百六部韵目注明其分合,其平声谓东冬钟江古合,支佳古合,脂微齐皆古合,之灰咍尤古合,鱼虞模古合,真臻添古合,谆文欣魂痕先仙古合,元寒桓删山古合,萧幽古合,宵肴豪古合,歌戈麻古合,阳唐庚古合,耕清青古合,蒸登古合,侯独用,侵覃咸衔凡古合,谈盐严古合。上去入三声亦准此注明今韵分合。复汇辑一万三百二十四字,系于今韵各韵目之下,与古合者列诸首;与古异者殿诸后,并注明某几字当入某韵;夫如是,则古今韵部所以分合异同之故,明白若揭矣。是编附于《说文通训定声》,卷首有道光戊申(1848年)仲夏朱氏自序,则道光刊本为初刊本。其他刊本参见“说文通训定声”。

猜你喜欢

  • 元朝典故编年考

    十卷。明末清初孙承泽(1592-1676)撰。承泽字耳北,号北海,又号退谷。顺天大兴(今北京市)人。吸崇祯进士,累官刑科都给事中。后降清,官至吏部左郎。其书取元廷事实,分代编辑。“正史以外,更采元人文

  • 就正草

    一卷。清徐玺(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徐玺字不详,号雷溪,进贤(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生卒年均不详。雍正七年(1729)拔贡。本编乃其文集。书前有吴士玉序,而卷中有祭士玉文,殆刻在序后。收入《四库全书

  • 西湖佳话古今遗迹

    见《西湖佳话》

  • 烟画东堂小品

    二十五种,三十四卷。清缪荃孙(详见《云自在龛丛书》)编。此书汇辑宋元以来罕传的小品著作二十五种,共十二册,所辑各书较《云自在龛丛书》为善。如清管廷芬《康熙朝品级考》一卷、清全祖望《公车征士小录》一卷,

  • 平度志要

    十二卷。清陈尔延修,王崧翰纂。陈尔延字杏村,安徽合肥人,贡生出身,光绪十七年(1891)任平度知州。王崧翰,平度州人,历任定兴县知县。光绪十七年,山东通志局谋纂通志,颁发举要十二条,令各县采辑史料,以

  • 故事选要

    十四卷。明王思义(生卒年不详)撰。王思义著有《宋史纂要》。此书采摘子史中的故事,分类编排成书。全书分十五门。所引故事,多不注明出自何处。而且书中舛误之处亦颇多。如雪门,收绛雪丹事,已是不伦不类,又将张

  • 河图洛书考

    无卷数。清王崧撰。王崧字伯高,号乐山,云南浪穹人。嘉庆进士,曾官山西武乡县知县。作者认为唐以前说易诸家所言河图洛书多为空言立说,毫无根据,而宋儒作河图二式,并列于经传,但不知从何处所得。此书据《东都事

  • 宏碧缘

    见《绿牡丹》。

  • 火攻挈要

    三卷。旧题泰西汤若望授,焦勖述。汤若望(1591-1666),德国传教士。明天启二年(1622)来华。崇祯初,日食失验。徐光启上言修改历法,汤若望被征入局,掌推算。在京时也为明廷监制西式火炮,传授火器

  • 高密县志

    ①十卷。清张浩修,张寅威等纂。张浩,会稽人,吏员出身,康熙四十四年(1705)任高密知县。在任期间,从政廉洁自守,于邑中多有建设。《高密县志》,在明嘉靖、万历时,曾两次纂修,入清以后,各县均重修邑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