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博山县志

博山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富申修,田士麟纂。富申,长白人,乾隆十八年(1753)任博山县知县。田士麟,山东曹州人,博山县儒学训导。博山,汉属莱芜县,隋属淄川县,金为益都县颜神镇,清雍正时始置博山县,属青州。富申掌博山后,见旧志由来已久,惟皆漶漫散失,所存仅是邑人孙廷铨修《颜山杂记》,赵良璧修《颜神镇志》和仲昰保修《颜神镇志略稿》。即以三书为蓝本,聘田士麟为编辑,博访舆论,广求遗文,历时六月而告竣。《博山县志》乾隆十八年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建置,疆域附形势,山川;卷二城池附街衢,公署附裁设,学校附义学,祀典附寺观;卷三户口,田赋附俸食,乡社附市肆,关梁;卷四兵防附邮传,物产,风俗,灾祥附兵燹;卷五古迹附名胜坊表,坟墓附义冢,职官,选举;卷六名宦传,乡贤传,事功传附武功;卷七孝友传,义烈传,文苑传,隐逸传,方伎传,仙释传;卷八列女传;卷九艺文志;卷十杂志。卷首有序、纂修姓氏、凡例三十二则、图考。此志不举大纲,仅列细目。细目虽繁,而内容简陋脱误,其中以职官、选举诸目尤为简略残缺。

猜你喜欢

  • 诗绎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是书系专门研究《诗经》的诗话,分十六条。作者强调文以意为主,重视“兴、观、群、怨”之原则,并以此作为诗歌评论之标准,曰“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

  • 白虎通德论

    见《白虎通义》。

  • 龙龛手鉴

    见《龙龛手镜》。

  • 黉祀纪迹

    十卷。清康伟然撰。康伟然字中江,漳州(今属福建)人。由拔贡生官罗源县教谕,迁兴化府教授。生卒年不详。本书是为文庙(亦称黉庙)中从祀孔子的诸儒所作的传谱,后附春秋祀典,礼乐器图。书成于雍正五年(1727

  • 班马异同评

    三十五卷。宋倪思撰,刘辰翁评。辰翁,字会孟,庐陵(今属江西)人,以廷试时策,忤贾似道,置丙第,遂以亲老请掌濂溪书院,后召入史馆,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后隐居以终。其文集大多亡佚。仅存《四景诗》及《

  • 现在庵杂作存稿

    六卷。《附稿》二卷。清濮文暹(1830-1909)撰。濮文暹字青士。江苏溧水人。咸丰庚申进士。官河南开封府知府。著有《提牢琐记》等。所著《现在庵杂作存稿》,多碑版、志传、序记之文。文暹称“所存皆杂家言

  • 伤寒金镜录

    一卷。元杜本(1276-1350)撰。杜本,字原父,号清碧(一说字伯原,号清虚),清江(今属江西省)人,元至正中曾为学士,后隐居武夷山。敖氏(名未传,不详何人)有辨舌十二法并舌苔图,杜本在此基础上再增

  • 七经楼文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翌年,入京都应朝考,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直至二十一年(1841

  •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 比丘尼传

    四卷。梁代释宝唱撰。宝唱生平事迹详见《慈悲道场忏法》条。《比丘尼传》一书,略称《尼传》。是晋、宋、齐、梁四朝著名的比丘尼六十五人,附见五十一人的传记。所记大多为江浙地区之人,中原和边远地域的人很少,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