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斋摘稿

南斋摘稿

十卷。明魏骥(1373-1471)撰。魏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永乐三年(1405)举人,以进士副榜授松江训导,召参与修《永乐大典》,后擢太常寺卿。明正统中迁吏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致仕。著有《南斋前后集》。是集为其孙婿洪锺所编,分前后两集。前集四卷,皆其在两京时所作文稿;后集六卷,系其自景泰二年(1451)归田乡里至成化七年(1471)间所著诗文稿。骥身历明初7帝,每朝为官各有著述。集前洪锺序称“公为文一本诸性情所发,初不事雕刻,务奇巧。其稿具存,皆公亲书。但其简帙诰繁,未易遍刻。再阅原稿,凡题上有点注者,皆公墨迹。玩其词意,皆有益于事者也。因摘取以付诸梓,名曰《摘稿》”。明嘉靖间郑晓评骥诗云“公性好吟咏,矢口适情,不求雕饰,自有隽味”,可见极为推崇其诗。亦可知其在当时乃至后期尚有诗名。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毛郑诗异同考

    十二卷。清程晋芳(1718-1784)撰。晋芳初名廷鐄,字鱼门,号蕺园,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后徙江苏江都。乾隆七年(1742)召试,授内阁中书,后为四库馆纂修官、翰林院编修。晋芳少时好学,曾罄其资购

  • 夏津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方学成修,梁大鲲纂。方学成,字武工,江南旌德人,举人。雍正八年(1730)任夏津县知县。梁大鲲,邑人,进士。夏津县志创修于明。然自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修后,未再续修。方学成任县令

  • 慈悲道场忏法

    十卷。梁代释宝唱(生卒年不详)撰。宝唱,俗姓岑,吴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少怀恢敏,清贞自苦,勤田为业。靠“傍求庸书”而学,他强识文彩,铺瞻义理,愈发对佛学产生浓厚兴趣。十八岁投僧祐律师出家为僧,学

  • 溪田文集

    十一卷。《补遗》一卷。明马理(1474-1555)撰。马理字伯循,(一作伯原)陕西三原人。正德时举进士。官至光禄卿。马理少从王恕游,务为笃实之学。著有《周易赞义》。此集共文六卷,诗五卷。补遗一卷,有文

  • 诗学女为

    二十六卷。清汪梧凤(1726-1771)撰。汪梧凤,字在湘,号松溪,歙(今安徽歙县)人。少而好学,曾师从方如、刘大櫆,又与戴震、汪肇龙同学于江永门下。二十二岁补学官子弟,三十六岁贡入太学,三应省试而不

  • 月满楼诗别集

    八卷。清顾宗泰著。顾宗泰字景岳,号星桥,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官高州知府。工诗文,家有月满楼,著有《月满楼集》。是书凡八卷,大体可分三部分,即咏史诗,宫闱诗和遣怀诗。其中咏史诗包括晋十六国,北齐、五代

  • 石屏词

    一卷。宋戴复古(1167-?)撰。复古,字式之,天台(今浙江天台县)人。幼孤,勉承家学,曾从林景思游,又为陆游门人。其诗作清新健快,以诗而名。其词音韵天成,不饰雕琢,自成妙趣。是集又名《石屏长短句》。

  • 重修蒙城县志

    十二卷。汪箎修,于振江、黄与绶纂。即《蒙城县志》②。

  • 和剂局方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锦里耆旧传

    四卷。一名《成都理乱记》。宋句延庆撰。句延庆,字昌裔,籍贯不详,曾任荣州应灵县令。《锦里耆旧传》记载王氏,孟氏占据蜀地之事。《宋史·艺文志》记此书共八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记载:“开宝三年,秘书丞刘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