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海三考

北海三考

六卷。清胡元仪撰。元仪字子戚,湖南湘潭人。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师事番禺陈澧。此书前有元仪自叙,作于光绪二年(1876年),又有元仪后序,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此外还有孙文昱跋。此书分事迹考、注述考、师承考三部分,尽采郑珍《郑字录》,并补其略而匡其失,其“事迹考”多所订正。此书所论浩博精审,尤以“注述考”最为赅洽,是治郑学之人不可缺少的参考书。此书有1925年刊湖南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十七卷。元胡一桂(1247-?)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先生。元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景定五年(1264),领乡荐,试礼部不中,于是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入元家居,并以讲学著述为业。其学宗朱熹,而且

  • 穀梁礼证

    二卷。清侯康(1798-1837)撰。侯康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清代经学家、史学家。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精研注疏,尽通诸经,著有《春秋古经说》、《穀梁礼证》。平生对史学致力尤勤,撰《

  • 曲律易知

    二卷。清许之衡撰。许之衡,字守白,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玉虎坠锦瑟记》。元明以来,作曲者千百,而论律之书,寥若晨星。虽有明之王伯良论律蔚为专著,卓然可法,然悉奥未尽,漏略尚多,且文字

  • 观我堂摘稿

    十二卷。明李材(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李材,字孟诚,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累云南按察使等。著有《李见罗书》。官巡抚时,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起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

  • 海上花列传

    又名《青楼宝鉴》、《海上青楼奇缘》。清韩邦庆(1856-1894)撰。韩邦庆字子云,号太仙,别署大一山人,江苏松江(今上海松江)人。自幼随父亲居于北京,后南归应科举,中秀才后多次考举人不第,一度曾在河

  • 贾阆仙

    一卷。清叶承宗(详见《孔方兄》)撰。《贾阆(一作浪)仙》是一折短剧,写中唐诗人贾岛吟诗之事。据叶承宗自记,此杂剧作于顺治二年(1645)除夕之日,尔后带着剧稿到南方,准备付梓,在兵乱中原稿遗失,后凭回

  • 曲沃县志

    三十卷。清潘锦修,仇翊道纂。潘锦,福建崇安县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任曲沃知县。《曲沃县志》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全书三十卷,三十门类,分为:卷一建置沿革,卷二星野,卷三疆域,卷四山川,卷

  • 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大同府志

    三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辅宏修,王飞藻纂,文光校补。吴辅宏,安徽歙县人,出身贡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任大同府知府。文光字华亭,满洲正白旗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大同知府。该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

  • 尚书余论

    一卷。清丁晏撰。丁晏字俭卿,号柘堂,江苏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县)人,道光元年(1821年)举人。清代自从武进人臧琳力攻王肃作伪之后,附和他的人就越来越多,几成定论。丁晏出生较晚,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很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