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交友论

交友论

一名《友论》,一卷。明时意大利人利玛窦撰。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利玛窦游南昌,与建安王论友道,因著此书以献。书首有陈继儒作的小序,序中说:“伸者为神,屈者为鬼。君臣父子夫妇兄弟者,庄事者也。人之精神,屈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而伸于朋友,如春行花内,风雷行元气内,四伦非朋友不能弥缝。不意西海人利先生乃见此。利先生精于天地人三才图,其学惟事天主为教,凡震旦浮屠老子之学,勿道也。夫天孰能舍人哉。人则朋友其最耦也。檇李朱铭常,于交道有古人风。刻此书,真可补朱穆、刘孝标之未备。吾曹宜各置一通于座隅,以告世之乌合之交者。”朱廷策(铭常)在题词中说:“盖自陈雷蔑闻,而公叔绝交,始有激论。以予所睹利山人集,友之益大哉。胡言绝也。班荆倾盖,结带之欢,讵惟是昔人有之;管鲍庆廉,迄于今日,此谊故多烈云。少陵诗曰:‘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殆即伐木干糇之刺,用以示诫则可,倘执五交三衅而概谓四道,终不可几于世也。当不其然。”利玛窦也在书引中说:“……仰大明天子之文德,古先王之遗教,卜室岭表,星霜亦屡易矣。今年春时,度岭浮江,抵于金陵,观上国之光,沾沾自喜,以为庶几不负此游也。远览未周,返棹至豫章,停舟南浦,纵目西山,玩奇挹秀,计此地为至人渊薮也。低回留之不能去,遂舍舟就舍,因而赴见建安王。荷不鄙,许之以长揖,宾序设醴欢甚。王乃移席握手而言曰:‘凡有德行之君子,辱临吾地,未尝不请而友且敬之。大西邦为道义之邦,愿闻其论友道何如。’窦退而从述曩少所闻,辑成友道一帙,敬陈于左。”此书止一卷,篇帙较短,仅三千余字。多为利害而言,醇驳参半。如云友者过誉之害,大于仇者过訾之害,颇为中理。又如多有密友,便无密友,是为洞悉物情之见。至于视其人之友如林,则知其德之盛;视其人之友落落如晨星,则知其德之薄。此意是导天下之人以多交、滥交友为示己之盛德,未免过当。王肯堂在《郁冈斋笔尘》中说:“利君遗余《交友论》一编,有味哉其言之也。使其素熟于中土语言文字,当不止是。乃稍删润著于篇。”由此可知,此书曾经过王肯堂所点窜。此书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同时也收入《天学初函·理编》之中。

猜你喜欢

  • 敬事草

    十九卷。明沈一贯撰。沈一贯(1531-1615),字肩吾、号龙江,浙江鄞县人。隆庆进士。万历二十二年(1594)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预机务,二十八年,进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为首辅。沈一贯在位无

  • 大儒学粹

    九卷。明魏时亮(生卒年不详)撰。魏时亮字敏吾,南昌(今属江西)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初好交游,负意气。后因受挫折,潜心研习性理之学。任兵科给事中时,曾奏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

  • 灵台秘苑

    十五卷。北周庾季才(生卒年不详)撰。庾季才字叔奕,八岁通《尚书》,十二岁通《易》,好占玄象。梁元帝尝与之论星历,梁亡,周太祖令掌太史。著有《灵台秘苑》、《垂象志》。原书《隋书·经籍志》记为一百十五卷,

  • 易卦变图说

    无卷数。撰者姓氏不详。据武林(今安徽贵池)人沈映钤所做跋,此书是借全谢山处本抄得。有人认为全氏即为此书作者。但尚秉和认为此书非为全氏之书。书中录入自汉儒、宋儒以至清所有言卦变者,并论列其是非,于各家卦

  • 残本湖陵江氏集

    五卷。清江八斗(生卒年不详)编。江八斗,字四达,号纯夫,江西贵溪县人。其始祖公荣,宋建炎间官弋阳,迁居於贵溪湖陵,故世称湖陵江氏。其后仕宦颇盛。故八斗辑其先世诗文,分体编辑,以成此集。八斗之作亦载入其

  • 医学入门良方

    见《万氏家钞济世良方》。

  • 周官旁求

    二卷。清辛绍业撰。绍业字馥十,一字敬堂,江西万载人,嘉庆进士,受督学翁方纲赏识,官国子助教,卒南学署。见江西通志。有《易图存是》、《周礼释文问答》及是书。书首有自序,以为抽取五官而充冬官不妥,主张“好

  • 两晋南北集珍

    六卷。清陈维崧撰。维崧字其年、伽陵,宜兴(今属江苏省)人,明副榜贡生,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生卒年未详。著有《俪体文集》、《陈检讨四六》、《伽陵文集》、《湖海楼诗集》等

  • 立斋闲录

    四卷。明宋端仪(约1496年前后在世)撰。宋端仪,字孔时,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官至按察佥事。著有《考亭渊源录》等。《立斋闲录》,是杂录明代故事的集本,自太祖洪武元年迄于英宗天顺年,多取材于明人碑志说

  • 甫里集

    二十卷。唐陆龟蒙(?-881)撰。陆龟蒙生平见《笠译丛书》(辞目)。他一生著作颇富,其载于《笠译丛书》者卷帙无多。即《松陵集》亦仅倡和之作,不为赅备。宋宝祐间,叶茵始搜采诸书,得遗篇一百七十一首,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