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音集韵

五音集韵

十五卷。金韩道昭撰。韩道昭字伯晖,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人。韩孝彦子。孝彦曾撰《四声篇海》。《五音集韵》成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一说成于韩道升写序的那一年,即金崇庆元年(1212年)。是书所收之字,大抵以《广韵》为蓝本,增入之字则以《集韵》为蓝本,适当考虑当时的实际语音修订而成,是改良韵书的代表作品。这部韵书正式开始并韵,把《广韵》的二百零六韵并为一百六十韵。这种归并虽然参照了《广韵》、《集韵》的“同用”例,但并不完全一致,如依《集韵》“通用”例,二百零六韵可并为一百零八韵,但本书仅并为一百六十韵。又如“文”“欣”《集韵》已注明“通用”,本书反而分为独用。这些不相一致之处,为语音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书的最大改革是在编排体例方面。《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每一韵下各小韵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五音集韵》则把各小韵按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其次序是:见溪群疑端透定泥知彻澄娘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晓匣影喻来日。这就等于为每个小韵标明了声类。同时,每一声类的字如果是分开合的,则开合分别排列,并注明等列。这种改革很明显是等韵图影响的结果。《四库全书提要》卷四二云:“世称以等韵颠倒字纽始于元熊忠《韵会举要》,是书以三十六母各分四等排比诸字之先后,已在其前。”《五音集韵》的改革,对后代韵书产生很大影响,其后的《古今韵会举要》、《韵略易通》、《五方元音》等皆沿用本书体例。是书释义之例仿效《集韵》,先注切语,后释字义。有元至正十年(1350年)重刊小字本;明成化、正德、万历、崇祯刊本多种;清代未刊刻。

猜你喜欢

  • 仁庵自订年谱

    一卷。清魏成宪(1756-?)自述。成宪字宝臣,号春松,又号仁庵,浙江钱塘(今余杭)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江苏扬州知府,江安督粮道,山东兖沂曹济道,山东道监御

  • 毛诗传义类

    一称《毛雅》,十九篇。清陈奂撰。陈奂(1786-1863)字倬云,号硕甫,又号师竹,晚年号南园老人,江苏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段玉裁,专治《毛诗》、《说文》。咸丰初举孝廉方正。尚著《毛诗传疏》三十

  • 金斋集

    四卷。明宋诺(约1550年前后在)撰。宋诺,字子重,号金斋,故城(今河北)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兖州府知府,著有《金斋集》。是凡四卷,集文三卷,诗一卷,而别以策对、书启之类附

  • 性理谱

    五卷。清代萧企昭撰。萧企昭字文超,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贡生。尊尚朱熹学说,极力诋斥王守仁学说,著有《客窗随笔》、《暗修斋日记》、《杂笔》等。作者逝后,其兄萧广昭把他的著作汇成一集,定一总名即是《性

  • 山烟楼草

    二卷。清汤百纯撰。汤白纯(1770-1796),字清芬,又字石华,江苏江阴人,山东钜野县知县汤裕之之女,陈诗观之妻,在世二十七年,清代文学家。精工诗词。此书包括诗集《石华小草》一卷,词集《玉琴余韵》一

  • 魏郑公谏续录

    二卷。原书不具撰者姓名,《四库提要》考订其为元翟思忠所作。翟思忠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史称魏徵前后进谏二百余事,然王方庆《魏郑公谏录》仅得130条。本书摭拾众说,以补王录之不足。其中间有与史传异同,且有

  • 小序翼

    四卷。清张澍撰。澍字介侯,武威(今甘肃武威市)人。生卒年不详。嘉庆未(1790)进士,入翰林,充实录馆纂修,散馆改外职,历署县事,晚年退隐西安,著述以终。此书为澍手书原稿,今藏巴黎国家图书馆,残缺殆将

  • 宋史笔断

    十二卷,作者不详,旧本题为“正谊斋”编集。此书主要论述了北宋一代的历史,上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至卫王赵昺跳海而死(1279年),共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尽管对宋史的论述比较完整,但所论不免有些

  • 十七史论

    九卷,年表一卷,清夏敦仁撰。夏敦仁,字调元,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县)人。其中《十七史论》论述的是汉代到五代时期的史事,尽管所论有些陈旧,但他在每个朝代前各系世系,将正统王朝的世系与非正统的朝代世系并列,

  • 泽存堂五种

    五十卷。清张士俊编。张士俊,生卒年不详,号半桥居士,吴郡(今江苏吴县)人。生性喜好收藏典籍,并造泽存堂专供藏书之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受教于清代文学家,浙西派的创始人朱彝尊之门。朱彝尊志欲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