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云麓漫钞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名《拥炉闲纪》(卷首不知何人序又称《拥炉闲话》),本止十卷,先刻于汉东学宫,后任新安郡守,并刻后五卷,始易名为《云麓漫钞》。书中记载宋时杂事大约十分之三,考证名物者大约十分之七。所记秦桧父子之事,殊无贬词;而枉杀曲端一事,不以张浚所为,而独归王庶,又称曲端有反状,与各书记载皆不同。全书考证赅博,但也有偶然纰漏者,如谓《论语》翔而后集,当作一雉,不知诗如集于木,春秋外传独集于枯,家语有隼集于陈庭,皆非群栖之义;又谓魏之如姬乃取尊如王姬之意,不知古有如姓,而宋玉之赋神女,吕不韦之奉异人,战国之时,以姬为媵侍美称久矣;再如,芙蓉花根为断肠草,乃陶宏景《名医别录》之说,而赵彦卫则引为老圃之言以解李白诗;《周礼》冬官散在五官,乃俞庭椿复古之说,赵彦卫却称为独见;又以孟婆为元冥之配;以阿房宫之“阿”为阿娇、阿连之“阿”;以诗不显文王证太宗派下赵不衰等命名之非;寿亭侯印一条,又与三国志刺谬;米元章评书一条,与所作书史互异,皆不能知其依托,均为瑕疵。但可取之处仍多,如,辨十八学士图乃钦宗画赐张叔夜、李纲,误题为阎立本,又开元亦有十八学士,不只太宗时有;辨以黑为卢即尚书卢弓之训,非北方土语;辨行香非国忌之礼;辨《史记》龟策传诸兆之名;辨王献之保母墓砖之伪;辨《博古图》误驳《三礼图》;辨王莽律权石;辨罗靖碑非父子同名;辨墓祭己见周礼;辨萧翼无赚兰亭事等,皆言之有据,足资考证。吕大防《长安图》,原书已佚,赖此书存其大概。唐朝制科之名目以及宋送迎金使之经费等,皆他书所未详。尤其是有关宋金关系史料,弥足珍贵。可供治文史者参考。此书除开禧二年刻十五卷本以外,又有朱彝尊曝书亭所钞十卷宋本,说明宋本原非一种。今传本也不一致,《涉闻梓旧》、《四库全书》、《丛书集成初编》、《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从书》等丛书本作十五卷,《稗海》、《笔记小说大观》本作四卷,宛委山堂《说郛》节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节本不分卷,《旧小说》收入一列。《丛书集成初编》据《涉闻梓旧》本影印,为较好较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春秋战国异辞

    五十四卷,通表二卷,摭遗,一卷。清陈厚耀撰。陈厚耀著有《春秋长历》。此书选取群书所载与《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有异同者,分国编次,以备考证,其间作者已有所辨定。另外取《史记》十二诸侯表、六国

  • 九经集解

    一名介庵经说九卷。清雷学淇(生卒年不详)撰。学淇字瞻叔,号竹卿,又号介庵,顺天通州(今河北通县)人,经学家、考证学家。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授山西和顺县知县改贵州永从县知县,不久即以亲老告归。生

  • 读书杂志余编

    见《读书杂记余编》。

  •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 会同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孙炳煜等修,黄世昌等纂。孙炳煜,字耀庭,河南荥阳人,进士,光绪元年(1875)任会同县知县。会同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邑令萧标。迄清复肇修于康熙邑令曹兴隆,一续于乾隆县令于文骏,再续于嘉庆县

  • 墨隐斋法帖

    八卷。清孔继涑书孔昭薰刻。嘉庆二十三年(1818)勒成。孔昭薰为孔广廉之子,孔继涑之孙,孔氏三代皆刻帖。此帖比孔广廉所刻孔继涑书为多。孔继涑得张得天所传笔法,悬臂作书,即使蝇头小字,也必悬臂书之。有曲

  • 蕙风簃随笔

    二卷、二笔二卷。清代况周颐撰。此书与作者所撰《香东漫笔》大致相同,只是其考论金石的地方较少,涉及佛学也仅是记述其名义而已,而记述掌故、版本、诗词及名人轶事之处居多,中间夹有字句考订等内容有可取之处。此

  • 崇祯长编残卷

    二卷。清万言撰。言字贞一,号管村,浙江鄞县人。少受学于黄宗羲。康熙时中副榜,入明史馆。尚著有《明鉴举要》。言在史馆时,以崇祯起居注已亡佚,弘光朝欲修崇祯实录而未成,乃搜阅公私著作、邸报奏章等史料,特别

  • 大学疏略

    一卷。清张沐撰。沐字仲诚,号起庵。河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内黄县知县。著有《图书秘典溯流》、《史学钞》、《一隅解》、《道一录》、《学道六书》等。以大学古本通属经为一篇

  • 说文引汉律令考补正

    一卷。清李滋然(生卒年不详)撰。滋然字命三,号树斋,长寿(今属四川)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知县。著作尚有《孔子集语补遗商正》、《仓颉辑补斠证小笺》。是编系补正吴县王斡臣《说文解字引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