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两汉金石记

两汉金石记

二十二卷。清翁方纲编撰。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金石学家、书法家。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降鸿胪寺卿。能诗文,精鉴赏,经他考证题跋的著名碑帖颇多。书法学欧阳询、虞世南、谨守法度。并能隶书。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主要著作,除本书外,尚有《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文集·诗集》等。自宋以来,编撰断代金石著作,以本书为创始。第一卷为年月表;第二卷为《集古录》、《隶释》、《隶续》目次考及金石诸目;第三卷为石经;第四、五卷为古器物文;第六卷为礼器碑等六种;第七卷为孔君碑等八种;第八卷为鲁君碑等七种;第九卷为嵩山太室石阙铭等六种;第十卷为华山碑、夏承碑二种;第十一卷为仓颉庙等五种;第十二卷为张君表颂等七种;第十三卷为西狭颂等十种;第十四卷为比干墓字等十二种;第十五卷为武梁祠画像等三种;第十六卷为魏君碑等九种;第十七卷为杨君碑等五种;第十八卷附魏、吴碑九种;第十九卷为隶续补与急就章注;第二十卷为隶八分考;第二十一卷为补遗范氏碑等七种;第二十二卷为班马字类附记(班马也称马班,系汉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观其全书,集古录、隶释、隶续目次考、隶八分考、急就章注,均不愧为实事求是之学;对古器物文字,考据亦精;至于碑拓,辨析模糊,推求剥蚀之字,旁征博引,也具见苦心。本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南昌使院精刊。此书还收于苏斋丛书,有乾隆嘉庆本、影乾隆嘉庆本。

猜你喜欢

  •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

    十卷。明熊宗立(详见《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撰。此书成于明正统五年(1440),内容主要对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和陈文中《痘疹方论》类证注释,疏源导流,融会贯通。卷一至卷三为论证,共三十九篇,每篇均有

  • 琅玡帖

    一卷。晋王羲之书,沂水王氏刻。王氏生平、籍贯已不可考。王羲之的书法遗迹自从宋淳化(990-994)始有总集之三卷刻本。但由于收录者暗于鉴别,故淳化帖真伪混杂、缺乏分辨,后经米芾等的考证、勘验,伪书被屏

  • 隶经杂著甲编

    二卷。清顾震福撰。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人,光绪丁酉举人。该书所考,皆信而有徵,不作向壁虚造之言。或发明故训,或释疑辨难,解决了不少群经考释中的疑难问题,可以作为读经的参考。

  • 崇文丛刻

    三十三种,二百八十一卷。清崇文书局编。崇文书局为清湖北官书局。其所刻著作,后汇为一辑,多为四部通常习见、备学者讽诵的著作,也有要籍。如姚配中《周易姚氏学》十六卷,清代惠栋、张惠言之后,治古易者,姚配中

  • 邵易补原

    一卷,清俞樾撰。《周易·系辞传》论八卦相生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邵雍却篡改传意。作六十四卦横图,后人多有考辨其诬者。但俞氏却认为邵雍易说虽不同于伏、文、周、孔,但也自成

  • 越绝书

    十五卷。东汉袁康撰。袁康,东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越绝书》一名《越绝纪》,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吴地传》推测,此书系由袁康、吴平辑录。主要记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计倪等人的活动

  • 孝经刘氏说

    一卷。齐刘(434-489)撰。清马国翰编辑。刘字子珪,沛国相(今安徽淮北市西)人,南朝齐经学家。著述有《周易乾坤义》、《周易系辞义疏》、《毛诗序义》等。《孝经刘氏说》隋唐志皆不载。邢昺正义序中言及,

  • 圣母帖

    一卷。唐释怀素书。怀素,生平见《藏真律公帖》。世传怀素法帖达十种之多,但真迹却只有《藏真律公帖》和《圣母帖》二帖。该《圣母帖》刻于宋元祐戊辰(1088),笔法简深肃穆,有魏晋遗风。清代著名书家及鉴藏家

  • 扁鹊指南图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以脉证形色编为歌括,以便记诵。可能为市井俗医所作。

  • 诗益

    二十卷。清刘始兴(生卒年不详)撰。始兴字子彦,江苏金坛(今江苏金坛县)人。此书首有始兴就正启及总序,又有其弟所述要旨即凡例。此书分《本传》八卷,《诗次问》二卷,《诗次补言》一卷,《诗表》二卷,《总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