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

十九卷。元危亦林(1277——1347)撰。危亦林字达斋,南丰(今属江西)人。为五世名医。家世业医,博览医书,对内、妇、儿、五官,整骨诸科均有研究,尤擅长骨伤科,曾任南丰医学教授。此书根据古方与五世家传验方撰写而成。汇集了其高祖以下和本人临床经验,约五十万字。书中按元氏医学十三科顺序分别记述内、外、妇、儿、五官及伤科等各类疾病的脉病证治。虽然综合各科,但其中亦包括正骨、金镞、疮肿等诊治。卷一至卷十为大方脉杂医科,分子目九十一类;卷十一、卷十二为小方脉科,分子目七十一类;卷十二为风科,分子目十类;卷十四、卷十五为妇产科,分子目三十三类;卷十六为眼科,分子目十二类;卷十七为口齿咽喉科,分子目六类;卷十八为正骨兼金镞科,分子目二十九类;卷十九为疮肿科,(附《孙真人养生法》节文一卷,故又称此书为二十卷),分子目二十四类。其总目有针灸一科,但有目无书,检校其文,皆散附于各科之中。书前自序称始著于天历元年(1328),成于至元三年(1337)。书中述证准确,条理清楚,组方严密。序中自称其高祖遇仙人苳奉二十五世孙,得其传授秘方。此虽为技术家依论之言,不足为信,但所载古方颇多,且皆可以资考。于骨伤科有关整骨手法论述十分详备,尤其是应用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为伤科史上创举。书中记载有不少很好的经验。如记载“肠肚伤治法”,称“只肠全断难医,伤破而不断者,皆可治疗”。其手术方法是“用花蕊石散傅线上,轻用手从上缝之,莫待粪出,用清油捻活,放入肚内。肚皮裂开者,用麻缕为线,或捶桑白皮为线,亦用花蕊石散傅线上,须用从里重缝肚皮,不可缝外重皮,留外皮开,用药掺,待生肉。”这在外科缝合技巧上,较之宋代有了极大的进步。关于麻醉法记述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如对颠扑损伤治疗称:“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花及草乌五钱,用好酒调些少与服。若其人如酒醉,即不可加药……逐时相度入用,不可过多。”可见危氏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危氏在此书中亦指出应按病人的年龄、体质、和出血情况决定麻醉药的剂量,以达到麻醉为准。而危氏使用蔓陀罗这一麻醉药,比日本著名的外科医生华冈青州于1805年,使用该药作为手术麻醉药,并被誉为世界麻醉史上的佳话和先例,要早450年。有元至正五年(1345)建宁路官医提领陈志刻本、明初书林魏家复刻本、1964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蚕桑萃编

    十五卷。清徐树铭(生卒年不详)撰。徐树铭生平不详。《蚕桑萃编》十五卷比较详细地讲述了自伏羲起至明代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所提倡的植桑养蚕政策,从植桑养蚕到染丝成绸的一系列生产过程、技术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需的

  • 十三经断句考补

    一卷。此书前有序八篇。首篇撰者署祁俊藻,其余七篇皆没有撰者姓名。又书面题“十三经断句考十三卷,嘉定钱绎小庐先生著”。祁序同。他序皆称既勤。按钱氏《艺文志》,既勤名东垣,乃钱绎之兄,不是钱绎本人。诸序之

  • 鹅浦集

    六卷。清朱怀朴(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朱怀朴字素仔,历城(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工诗,著有《鹅浦集》。是集凡六卷,其诗风格近宋人,但摹拟太重。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柳枝集

    二十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此集题孟称舜评点、潘可传订正。收元、明人杂剧二十六种,其内容多写爱情故事。风格以“婉丽”者为主,取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意,名为《柳枝集》。其中元

  • 冲虚真经

    见《列子》。

  • 庚子京师褒恤录

    四卷。清裕厚等编。裕厚,蒙古正黄旗人,由举人官至民政部左丞。是书首载天津王守恂序,具言印书经过。其卷一载光绪二十八年(1902)闰八月二十一日,留京办事大臣崑岗等会同顺天府,查明在京文武各员殉国捐躯者

  •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见《武王伐纣平话》。

  • 易汉学

    八卷。清惠栋撰。此书为追考汉儒易学而作。其中述孟喜易二卷,上卷述卦气之理,后列逸象。虞翻易一卷。京君明易二卷(干宝易附见),有八卦六位、八卦宫次、世应、飞伏、五行、占验。郑玄易一卷,述爻辰说。荀爽易一

  • 古墨斋金石跋

    六卷。清赵绍祖撰。赵绍祖(1752-1833),字琴士,安徽泾县人。著作有《金石文抄续抄》等。本书前无序目,后有嘉庆十四年(1809)其弟赵绳祖作跋。由此可证此书成于嘉庆年间。书中诸跋,自岣嵝碑起,至

  • 丁野鹤诗钞

    十卷。清丁耀亢(1599-1671)撰 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诸城(今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至惠安县知县。著有《续金瓶梅》、《丁野鹤诗钞》。是集凡十卷,分为五种。其中,《椒邱集》二卷,为其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