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海军部

海军部

清末官署名。1885年(光绪十一年)设海军衙门,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没,次年裁撤海军衙门。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又设海军处,由陆军部兼管。1909年(宣统元年)海军处由陆军部分出,改为“筹办海军事务处”,设筹办海军大臣二人,参赞一人,规模有所扩充。1910年(宣统二年)改处为部,设大臣、副大臣各一人为主官,下置军制、军政、军学、军枢、军储、军法、军医七司,分掌海军各项事务。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及以后的北洋政府亦设海军部,主官改称总长、次长。

猜你喜欢

  • 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率众反晋夺权,建立汉国。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汉军攻破洛阳,俘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参见“刘渊、石勒反晋”。

  • 都护府

    唐代在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政权机构。分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二类。大都护府设大都护一人,副大都护二人,副都护二人。上都护府设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都护府掌管治理少数民族事宜。唐代从贞观到天宝年间先

  • 襄邑会战

    太和四年 (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时与前燕在襄邑(今河南睢县内)进行的一场战争。参见“桓温北伐”。

  • 借荆州

    刘备向孙权求借荆州(治今湖北襄阳)事件。赤壁之战以后,荆州牧刘琦病死,刘备自领荆州牧,据有荆州江南四郡之地。为扩充势力范围,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刘备往东吴,娶孙权妹为妻,并求借荆州治下的南郡(治

  • 三大帅班师

    南宋初赵构秦桧一伙破坏抗金斗争的重要事件。绍兴初年,韩世忠统领的前护军八万人,张俊统领的中护军八万人和岳飞统领的后护军十万人, 分驻淮东、淮西和京西地区抗金前线,逐渐成为南宋军队三大主力,号称“三大帅

  • 开禧北伐

    南宋宁宗时韩仛胄主持的对金战役。宁宗即位后,韩仛胄总揽军政大权,欲乘女真贵族内外交困,势力渐衰之机,北上攻金,以立“盖世功名”, 自固权势。于是解除道学党禁,起用辛弃疾等主战派人物,以求一致对外。又立

  • 广方言馆

    方言指称地方语言,称外国语言为方言,寓鄙视之意。(1)1863年 (同治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仿京师同文馆例,在上海设立, 称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先后设立英、法、日、俄四个语种,并有自然科学课

  • 宋夏榷场互市

    宋夏官方主持的互市场所与交易行为。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李继迁在灵、夏二州蕃族屯聚的赤沙川(今宁夏盐池西北)、橐驼口(今陕西神木西北),分别置“会”(定期市场)与宋朝边疆“熟户”贸易。景德

  • 宋江起义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之一。因其曾以梁山泊(今山东东平南)为根据地,活动于黄河以北、以南广大地区,故亦称梁山泊农民起义或河朔农民起义。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以梁山泊为依托聚众起义。转战于

  •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爆发后,驻滦州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于1911年10月29日(宣统三年九月八日)联名通电,要求清廷立宪。清政府急派驻保定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往滦州“宣慰”。吴禄贞本是革命党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