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榆园人民抗清斗争

榆园人民抗清斗争

清军入关之初鲁西曹州榆园人民的反抗斗争。首领有任七、张七等。农民军以濮州、范县为根据地,活动于朝城、观城、郓城、城武等县,凡数百里,众号百万。利用榆林作掩护,并掘地道,不时出入,屡败官军。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榆园起义军在李化鲸等人的领导下,连克曹县、荷泽、定陶、城武等四城,建立政权,改元天正,设官置将。他们不仅和山东各地义军互相配合,而且还准备与河南农民军会师,直攻河北大名府,进迫北京,攻城占地,势如鼎沸。顺治六年,清朝派张存仁为直、鲁、豫三省总督,镇压榆园农民军,屡为义军打败。后采用商丘大地主侯方域建议,焚烧森林,扒河灌地道。顺治十二年起义军被镇压。

猜你喜欢

  • 回纥汗国

    回纥人是古代丁零人的后裔,西汉时丁零人居住在匈奴北部,受匈奴统治。南北朝时称高车,亦称铁勒或疏勒。回纥为铁勒之一部,居于今蒙古色楞格河流域一带。是一游牧部落。隋末唐初,回纥渐强,不满于突厥的奴役,与仆

  • 雉河集会盟

    捻军的一次重要会议。太平天国革命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淮河两岸捻军的遍地兴起。起初各支捻军各自为战, 互不统属,没有统一领导。在和清军及地主团练的艰苦斗争中,各支捻军感到有联合起来共同御敌的必要。1855

  • 赵充国治羌

    羌人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汉朝时,以种落为单位,逐水草而居,主要分布于今西北地区。时而臣服于汉,时而与匈奴联兵攻劫汉朝边郡。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赵充国善骑射,通兵法,熟悉匈奴与羌人情况,汉宣帝

  • 耿京起义

    金海陵王时山东人民反金起义。金海陵王时,金军大举南下攻宋,山东人民大受骚扰。正隆六年(1161年),济南府(今山东济南)农民耿京、李铁枪等六人聚众起义于东山。攻占莱芜(今山东莱芜)、泰安军(今山东泰安

  • 王翦伐楚

    战国末年秦将王翦伐楚的事件。起初,秦王嬴政(即秦始皇)欲攻取楚国, 问李信: “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说: “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说: “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以为王翦年老胆怯,遂使

  • 交收东三省条约

    一名“俄国撤兵条约”。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沙俄除派兵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京津地区外,还出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辛丑条约》签字后,沙俄为实现其吞并东北的“黄俄罗斯计划”,抛出包括以东三省将军起代理作用

  • 英德续借款合同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清政府对日第三次赔款到期,而国库空虚,只得举借外债偿付。俄、法、英、德争相向清政府揽借,最后英德集团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第三次借款权。次年3月1日(二月九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

  • 投充

    清入关后强迫汉人充当旗庄、旗地上封建奴仆的一种方式。清军入关后,在圈占土地的基础上,皇室、王公和八旗官员纷纷建立“旗庄”。这些旗庄、旗地主要靠从辽东迁来的“庄丁”进行生产。此外,为了补充旗庄上的劳动人

  • 西晋

    朝代名。高平陵事件后,司马氏家族掌握了曹魏朝廷大权,魏帝实为傀儡。司马昭掌政时,魏帝封其为晋公。又因其灭蜀有功,进封为晋王,司马昭死,子司马炎继立为晋王。咸熙元年(公元265年)底,司马炎废魏帝曹奂,

  • 西方传教士来华

    西欧的殖民主义者利用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天主教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政治活动。继利玛窦(意大利人)之后,汤若望(日耳曼人)、南怀仁(比利时人)等陆续来华。他们曾经带来一些科学知识,如明末汤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