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秦亡后,项羽、刘邦为争夺全国政权而进行的斗争。钜鹿之战,项羽打败章邯,威名大振,成为“诸侯上将军”,势力最强,因欲统治全国,刘邦首先入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根据“先入关者王之”的约言,他想做关中王,项羽不愿刘邦统治关中,利用关中的富庶与他抗衡,因而这两个集团展开了斗争。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项羽引兵入关,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梁、楚九郡,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他借口“巴、蜀亦关中地也”,封刘邦为汉王,统辖巴、蜀、汉中,都南郑(今陕西汉中)。将关中一分为三,分王三秦降将章邯, 司马欣,董翳。对此,刘邦十分不满。分封完毕,项羽东归彭城。未得封地的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起兵反楚,刘邦乘项羽与田荣作战的机会,起兵东下,打败三秦王,占领关中。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率“五诸侯兵”攻占彭城,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项羽回救彭城,大败汉兵,刘邦退至荥阳。从此楚汉在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虎牢关)一带对峙,战争互有胜负。后刘邦派韩信率军破魏、赵,降燕、灭齐,对项羽形成严重威胁。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媾和,以鸿沟(古渠名,今河南贾鲁河东,由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颍水)为界,东属楚,西归汉。项羽东归,刘邦引兵追击,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沱河北岸)。项羽兵少食尽,突围而逃,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被汉军追上,项羽自刎死。刘邦即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猜你喜欢

  • 牧野之战

    周武王克商的战役。参见“武王克商”。

  • 营建东都

    隋炀帝时的重大建筑工程之一。杨广即位后,为加强朝廷对关东及江南地区的控制,便以尚书令杨素为营建东都大监,纳言杨达和著名建筑家宇文恺为副监,营建东都洛阳。工程始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 成于二年

  •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时王安石等主持的政治改革。又称熙宁变法、熙宁新政。北宋中叶,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破产。外部又有辽、西夏勒索岁币和军事威胁,造成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积贫积弱局面日益严重,宋王朝统治危机加深。仁宗庆

  • 农工商部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增设商部,又将矿务铁路总局并入,兼办农工及铁路事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并工部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设农务、工务、商务、庶务四司,后铁路、矿务等项事

  • 中俄密约

    即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1896年4月(光绪二十二年三月)清政府特使李鸿章到达彼得堡,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沙俄以中俄共同防御日本侵略为词,诱迫李鸿章于6月3日(四月二十二日)与俄国财政大

  • 明成祖亲征漠北

    元朝灭亡后,居于漠北的蒙古族分成三部: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这些部落的统治者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同时也不断骚扰明朝边境。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鞑靼部帅鬼力赤杀北元七传主坤帖木儿,自立为鞑靼可汗

  • 灵州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采纳俞充、种谔之议,命宦者李宪及种谔、高遵裕、刘昌祚率陕西、河东五路兵及董毡所部吐蕃兵,分道大举进攻西夏。各路宋军初战均获进展。十月,会兵进

  • 牛头税

    金初,在辽东地区,牛头地占有者每年须向国家纳粟一石,名为牛头税。参见“牛头地”。

  • 张昌起义

    西晋荆州蛮汉各族人民起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夏收在望,地方官吏迫害前来就食的流民,义阳(今河南新野南)蛮族人张昌遂率领民众在安陆县石岩山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打败太守弓钦的

  • 勇营制度

    清代兵制之一,即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乾隆以后,清朝“经制兵”八旗、绿营暮气日深,国家有事即招募乡勇,组成勇营,其兵士称“勇”。咸丰以前,勇营均属临时招募性质,以补用兵时绿营兵力之不足。兵事一过,即行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