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政事堂

政事堂

(1)唐宋时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商议国事于门下省的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张说为相,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为吏房,二为枢机房,三为兵房,四为户房,五为刑礼房,分别处理各类政事。北宋时在中书省内设政事堂, 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地点,都堂亦被称为政事堂。(2)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中枢机构。1914年5月1日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废除责任内阁制,采用总统制,“大总统为国家元首, 总揽统治权”。据此取消了国务院和国务总理,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总统的办事机构,设国务卿一人襄助总统处理政务。1916年5月全国反袁斗争高涨,袁世凯被迫撤销政事堂,恢复国务院,仍采用责任内阁制。

猜你喜欢

  • 三巡江南

    隋炀帝一生先后三次巡行江南。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通济渠开通。八月,炀帝即乘龙舟首巡江都(今江苏扬州)。随行人员达一、二十万,各类船只达数千艘,首尾相接二百余里,挽船士达八万余人。骑兵夹岸护送

  • 襄阳战役

    李自成农民军攻占襄阳的战役。明将左良玉在朱仙镇溃败后,退守襄阳。襄阳在汉水南岸,左良玉派兵驻守羊皮滩和钟家滩,以防农民军涉滩过汉水,又在通往襄阳的路上埋下地雷暗弩。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冬,农民

  • 夷陵之战

    刘备与孙权间的战役。刘备据有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后,孙权截杀关羽,袭取荆州。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率军十万余,顺江而下。蜀军在巫峡和夷陵(今湖北宜昌东)间七百里长

  • 哆讹起义

    西夏仁宗时党项人民起义。西夏封建化过程中,新兴的党项贵族与汉族地主官僚相勾结,残酷剥削压迫人民。仁宗继位后,又连续发生旱灾、地震,人民更加无法生活。大庆四年(公元1143年)七月,哆讹领导威州(今宁夏

  • 范蠡经商

    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本楚宛人)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引身自退,泛舟五湖,变易姓名,经商求富。曾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后看到宋国的都城陶为天下之中,与各诸侯国四通八达,来往货物皆在此交易,遂又

  • 翟义举兵反莽

    西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鸩杀汉平帝后,秉掌汉政。居摄二年(公元7年),东郡太守翟义(一作翟谊)与刘宇、刘璜等密谋,举兵反莽,立汉宗室刘信为天子,自称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众达十

  • 安源煤矿工人反帝斗争

    1905年5月17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十四日)安源煤矿洋矿师扣罚工人工资,引起工人强烈不满。工人奋起痛打洋矿师、监工及职员,砸毁洋房,夺取洋钱,“几至抢夺军械”。该矿洋员星夜乘车逃往湖南醴陵。事件发生

  • 大海寺之战

    隋末瓦岗军战胜隋官军的著名战役。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十月,隋炀帝命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荥阳通守张须陀进剿瓦岗军。瓦岗军首领翟让用李密之策,联合附近各路义军,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城郊大海寺林

  • 韩信之死

    楚汉相争时, 刘邦、项羽在荣阳、成皋一带对峙。韩信破魏、赵,服燕,攻占齐国,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于打败项羽起了重要作用。韩信虏齐王后,自请为假齐王,引起刘邦的不满。但当时刘邦在军事上处于不利地位,遂采

  • 永乐城战役

    宋、夏间一次重要战役。神宗元丰时,宋军攻占西夏银(今陕西米脂西)、夏(今陕西横山西)、宥(今陕西靖边西北)三州,欲进而夺取整个横山地区,进逼西夏都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