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字院

字院

西夏朝廷文翰机构。大庆二年(公元1037年),西夏仿唐宋翰林学士院之制,分设夏字院(又称国字院)和汉字院,作为文翰机构。凡送达宋朝的公文皆由汉字院以汉文字撰拟,旁列夏文字以为对照;凡国内诰牒文书皆由夏字院以夏文字书写;西夏与吐蕃、回鹘及西域各国之间来往文书,皆由夏字院以夏文字撰拟,再附以各该国文字。夏字院地位高于汉字院。

猜你喜欢

  • 逢泽之会

    战国中期的重要会盟之一。周显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于逢泽(今河南开封东南)开会,并驱逼十二位诸侯以朝见周天子于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魏惠

  • 经今古文之争

    儒家学派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散佚。汉初,除挟书之律,搜求古代典籍,儒家经典逐渐齐全。人们将凭记忆背诵,靠师徒口耳传授下来的五经,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作为教本,称为今文经,把

  • 回回司天监

    元代中央官署名。掌观测天象,推算历法。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忽必烈征辟回回天文学者。西域札马鲁丁撰进《万年历》,受到忽必烈信用。至元八年,建回回司天台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以札马鲁丁为提点

  • 商屯

    明代的商人屯田。为解决边防的军粮问题,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创办“开中”制度,规定商人输粟边仓, 根据路程远近, 自五石至一石不等,向政府换取盐引(买卖凭证)一小引(二百斤),凭引向政府所属盐场

  • 儿皇帝

    五代时后唐明宗死后,皇位继承之争异常激烈。明宗女婿、北京(今山西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图谋夺取政权。清泰二年(公元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今山西太原)举兵反唐。后唐末帝派大将张敬达督军进讨。石

  • 梁犊起义

    后赵时戍卒起义。建武十四年(公元348年),石虎杀太子石宣,太子十万名卫士被发配凉州(冶今甘肃武威)戍边。其中一万余名自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向西北出发。第二年,这些满怀愤怒的士兵公推梁犊为首领,在雍城

  • 凤阁

    官署名。即中书省。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凤阁,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中书省”。

  • 宋平北汉

    北宋攻灭河东刘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北汉地瘠民贫,凭险割据,且依附于辽国以拒宋军。宋太祖屡欲攻伐未成。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北汉主刘承钧死,国内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变乱,宋廷乘机派兵直薄太原(今山

  • 国相制

    女真族原始社会晚期制度。又称固论国相制、国论勃极烈制。约始于昭祖石鲁时期。国相为军事部落联盟首领都勃极烈之辅佐,权位极重。初由部落联盟首领主持遴选,后渐固定于有权势家族中世袭。金建国后并入勃极烈,性质

  • 魏(李密)

    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建立的政权。参见“瓦岗军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