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之后,农民政权日益明显地走上封建化的道路,农民领袖的思想也随之而逐渐地蜕化。天王洪秀全梦想“定天下于一尊”,集大权于一身。东王杨秀清则居功自傲,挟制天王,欺侮同僚,专擅跋扈。1856年6月(咸丰六年五月)太平军摧垮清军江南大营, 天京城围暂解。杨秀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个人权威思想恶性发展。他假托天父下凡,公然逼迫天王洪秀全亲至东王府封其为“万岁”。洪秀全佯为应允,暗中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回京“勤王”。9月1日(八月三日)深夜,北王韦昌辉伙同燕王秦日纲领兵三千秘密赶回天京。翌晨,包围东王府,刺杀杨秀清及其家属。韦昌辉故意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部属和群众二万余人,旋即总揽军政大权,专权跋扈更甚于东王。不久,翼王石达开自武昌前线返回天京。他目睹天京的惨景,怒不可遏,斥责韦昌辉妄杀无辜。韦昌辉为了独揽大权,又动了新的杀机,想把石达开杀掉,石达开闻讯连夜缒城出逃。石达开至安庆,起兵讨韦, “以肃清君侧”。由于石达开大兵压境和朝内群起反韦,加上韦昌辉举兵围攻天王府,妄图加害天王,夺取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洪秀全才下诏诛韦。韦昌辉伏诛之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奉诏提理政务。但洪全秀对石达开“疑忌”重重, “不授以兵事”,并重用他平庸无能的两个哥哥洪仁发、洪仁达,借以牵制石达开。1857年6月(咸丰七年五月)石达开负气出走。他沿途张帖布告,要求全体军民在他与天王之间作一抉择,结果有十多万太平军精锐部队跟随石达开走上了分裂道路。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猜你喜欢

  • 张慕起义

    蜀汉广汉(治今四川广汉北)、绵竹(治今四川德阳北)农民起义。诸葛亮的南征北伐战争,加重了人民负担。建兴五年(公元226年)广汉、绵竹地区农民,在张慕领导下,举行起义。杀贪官污吏,夺取军需物资。都尉张嶷

  • 建州三卫

    明代在东北地区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居住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明朝时仍称女真,当时分为建州、海西、东海(也叫野人女真)三大部。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设辽东都指挥使司,派使招谕,女真各部首

  • 楚(钟相)

    南宋钟相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建政权。参见“钟相、杨么起义”。

  • 石鼓书院

    我国古代著名书院。在今湖南衡阳石鼓山。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宋太宗至道时李士真即旧址重修,赐“石鼓书院”敕额。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州县学兴,一度荒废。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部使者

  • 宋平南汉

    北宋攻灭岭南刘氏割据政权的战役。宋初,刘氏世代盘踞的南汉为政苛暴腐败,国力日衰。宋平荆湖、后蜀,南汉震恐。趁乱抢占湖南部分州县, 以为屏蔽,遂与宋军接战。开宝三年(公元970年)九月,宋派潘美、尹崇珂

  • 浍河堡战役

    金蒙间一次重要战役。大安三年(1211年)八月,野狐岭(今河北万全北)战役后蒙古军乘胜追击。金军败退至浍河堡(今河北怀安旧城附近),被蒙古军追及包围。两军激战三日,金军主力被全歼。完颜承裕率残部逃至宣

  • 侨置郡县

    从八王之乱到西晋灭亡,中原地区有八十万人南迁。南迁人口,多以宗族或乡里关系相聚而居,保持原籍贯,时称之为“侨人”。东晋朝廷为控制侨人,维护南迁的世族地主利益,遂在侨人居住集中地区设置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

  • 著帐诸局

    辽宫帐负责管理皇帝及后妃私奴的机构。契丹本族人犯罪没为奴隶,称“瓦里”,分别编入笔砚局、牌印局、裀褥局、灯烛局、车舆局、御盏局等,各置著帐郎君以统辖之,为皇室制造各种器物。又有宫户(也称著帐户),也主

  • 庚款办学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以庚子赔款办学的侵略活动。最早由史密斯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史密斯在华传教、经商三十余年,认为“退还庚款”改作中国留美学生的教育费用有巨大好处。1907年

  • 北门学士

    唐高宗时,武则天召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祎之等文学之士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等,计千余卷。为分宰相之权,又使之参决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等。唐制规定,官衙均在宫城之南。这些人不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