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刘汝国起义

刘汝国起义

明代后期鄂皖农民起义。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在今安徽、江西、湖北交界地区,爆发刘汝国领导的农民起义。刘汝国,号少溪,工匠出身,参加蕲州(今湖北蕲春县南)梅堂领导的起义,不久,梅堂牺牲,刘汝国继起领导起义,称“顺天安民王”,旗帜上写“铲富济贫替天元帅”。在太湖(今安徽太湖)、宿松(今安徽宿松)、黄梅(今湖北黄梅)、湖口(今江西湖口)等地活动,杀恶霸地主,开仓赈济饥民,释放囚徒。明朝政府调兵镇压,刘汝国进入柴家山,坚持战斗,后因众寡不敌,在向安庆(今安徽安庆)转移途中,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沙丘之变

    秦始皇死后由赵高等人阴谋杀害始皇长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的政变。秦始皇于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出游,少子胡亥、左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赵高随行。途中始皇生病,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

  •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

  • 夏(窦建德)

    隋末河北义军首领窦建德建立的政权。参见“窦建德起义”。

  • 湖南光复

    武昌起义成功,湖北光复,湖南的革命党人与湖北联系密切,早有互为响应之约,遂加紧策动新军起义。湖南巡抚余诚格和巡防营统领恐新军不稳,拟将其调往各州县以分散革命力量,并抽调各地巡防营防守省城。新军移防时要

  • 镇抚司

    官署名。属锦衣卫,分南北二部。南镇抚司只理“本卫刑名及军匠”,北镇抚司专理诏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增铸北司印信,一切刑狱都直接向皇帝请示报告,锦衣卫长官不得过问。镇抚司官小权重,用法严刻,为

  • 西凉

    十六国之一。汉人李暠建立。李暠,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曾为后凉敦煌太守。庚子元年(公元400年)十一月,暠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秦(治今甘肃天水)、凉(治今甘肃武威)二州牧,以敦煌为都城,史称

  • 开宝和议

    宋初与辽朝的和议。宋朝建立后,为顺利统一全国。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南征北御的策略。对辽在北部边境的武装挑衅采取敌来御之,敌去勿追的策略,以集中力量统一南方。辽内部经多年纷争变乱,也正忙于进行改革整

  • 南衙北司之争

    唐代后期外廷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的冲突斗争。唐朝官署在皇城,宦官机构在宫城,皇城在南,宫城在北,故朝官官署称南衙,宦官机构称北司。唐初,宦官人少位卑,无权过问朝政大事。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宦官势力大

  • 纵横家

    战国时期,策谋之士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学派。《汉书·艺文志》列为十家九流之一。关于“纵横”的解释, 《韩非子·五蠹》篇谓:”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

  • 海陵改制

    金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 “疏忌宗室”,先后以“谋反”罪杀完颜秉德、唐括辩、宗本、宗懿、撒离喝、宗义等女真贵族,吸收一大批汉、奚、契丹、渤海等族封建士人参政,同时大力改革政治军事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