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很早已经。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后来登甲乙,早已在蓬瀛。”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后用为感叹世业无成之典。白居易《初入峡有感》:“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生卒】:747—821【介绍】:唐代诗人。字元夫。蒲州宝鼎(今山西万荣西南)人。早年居常州阳羡山。贞元八年(792)江西观察使李衡辟为从事。十三年(797),辟福建观察使柳冕幕从事。十六年(800)
①清楚明白。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元稹《度门寺》:“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②明亮,明净。无名氏《继古韵一百十二字赠穆先生》:“秋日碧潭真了了,野花啼鸟漫喧喧。
古迹名。在今南京市东蒋山半山上,相传晋谢安与王羲之曾登临此处。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介绍】:祖咏作。此诗描写了别业环境的闲适、幽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艺术风格清丽、宁静。陆时雍誉为“景趣幽绝”。(《唐诗镜》)吴汝纶曰:“中四语极力出奇。”(《唐宋诗举要》卷四引)
①马伏在槽上。指受人养育。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②喻指壮志未酬,蛰居待时。褚遂良《安德山池宴集》:“伏枥丹霞外,遮园焕景舒。”
东晋穆帝司马聃的年号。永和九年。当时名士王羲之等人在山阴兰亭宴集修禊,吟咏游赏,王羲之作《兰亭集序》,传为胜事。后因以“永和”指兰亭会,用作文人宴集之典。皇甫冉《三月三日义兴李明府后亭泛舟》:“壶觞须
(—cēn)同“参差”。不齐;差错。韩愈《孟生诗》:“谅非轩冕族,应对多差参。”
中唐诗人包佶、李纾的合称。包佶天才赡逸,尤工于诗。李纾也以诗文著称。刘禹锡《董氏武陵集序》称其诗为“高韵”。二人友善,且以文章风韵同调闻名于世,世称“包李”。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皎然以书荐(灵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