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韩滉

韩滉

【生卒】:723—787

【介绍】:

唐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太冲。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韩休子。少贞介好学,以荫补左威卫骑曹参军。累迁吏部员外郎。大历中改吏部郎中、给事中。六年(771)拜户部侍郎、判度支。十四年(779)授浙江东西道观察使。改浙西观察使,卒于镇。工书善画,通《易》、《春秋》。《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春秋通》一卷,已佚。《全唐文》存文五篇,《全唐诗》存诗三首。事迹见唐顾况《检校尚书左仆射韩公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生卒】:723—787

【介绍】:

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韩休子。敏而好学,天宝时以门荫入仕,历任同官主簿、殿中侍御史、吏部郎中、尚书右丞、户部侍郎判度支等职,贞元元年(785)拜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次年封晋国公,世称韩晋公。卒谥忠肃。新、旧《唐书》有传。滉长于诗文书画,尝与顾况等唱和。《全唐诗》存诗3首。

猜你喜欢

  •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介绍】:贾至《别裴九弟》诗句。二句以重沓手法作工稳之对,措辞巧妙,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春江月夜的清幽静谧境界。虽写离别,但不衰飒,充满诗情画意。

  •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介绍】:刘方平《秋夜泛舟》诗句。两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绘月光下万物各有投影、秋夜里各种声音一齐鸣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秋夜月下泛舟时的独特感受。构思新颖,语句精炼,蕴含丰富。

  • 丁惟贤

    【介绍】:见丁儒。

  • 唐人三家集

    合集。唐骆宾王等著。清秦恩复编。二十六卷。此书录骆宾王、吕温、李观三家诗文,刊刻精善。有道光十年(1830)江都秦氏石砚斋影宋本,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

  • 前著

    进餐时座前的筷子。《汉书·张良传》:“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良曰:‘臣请借前著以筹之。’”后谓为人筹画为“前著”。殷潜之《题筹笔驿》:“圜觚当分画,前著此操持。”

  • 羲文

    伏羲氏和周文王的合称。白居易《哭刘敦质》:“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 李愚

    【生卒】:?—935【介绍】:字子晦,初名晏平。自谓郡望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其父迁居无棣(今山东庆云)。唐末进士,仕后梁、后唐两朝,后唐时官至宰相,末帝时罢相。善属文,为文有气格,颇近韩柳文风。新

  • 沈千运

    【生卒】:700?—759?【介绍】:排行四。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有终隐之志。为时所重,号曰“沈四逸人”、“沈四山人”。与高适、元结友善。千运工诗,气格高古,质胜于文,与浮艳时习

  • 堕楼客

    见“堕楼人”。

  • 子猷船

    谓朋友寻访。事出晋王徽之雪夜泛舟访戴逵之典。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参见“子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