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趁韵。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卷一:“古诗尤忌凑韵,有一句凑韵,即是懈处,通篇格律都减。”
【介绍】:敬宗宝历元年(825)进士,终监察御史。工诗,张为《诗人主客图》列其为清奇雅正主李益之“入室”者。《全唐诗》录其诗1首,《全唐诗补编·补逸》补诗2句。
总集。一作《前贤咏题诗》、《咏题诗集》。唐张为编。此书采玄宗开元年间至宣宗大中年间省试诗三百五十首勒为一编。最早著录于《崇文总目》总集类,言为二卷。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则著录为三卷,《唐音癸签
【生卒】:606?—706【介绍】: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奋而出家。50岁时至双峰东山寺谒禅宗五祖弘忍。56岁,升为上座僧。咸亨间,作偈未尽禅旨,弘忍付袈
①献身。钱起《送郑书记》:“出身唯殉死,报国且能兵。”②为官。王维《少年行四首》之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③出而从事某种事情。李益《城傍少年》:“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④出生;产地
【介绍】: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唐末进士。《全唐诗补编·续拾》补诗1首。
【介绍】:唐代诗人。一作刘延晖。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咸通以后人。举进士不第。以古风诗著称于世。作品已佚。事迹见《剧谈录》卷下。
二鲍,指东汉时的鲍永和鲍恢。鲍永为司隶校尉,敢于弹劾贵戚;鲍恢为都官从事,亦不避强权。连皇帝都说:“贵戚且宜敛手,以避二鲍。”后以为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的典范。李瀚《蒙求》:“三王尹京,二鲍纠慝。”
【介绍】: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末二句。是借描写扬州胜景,委婉地探问韩绰的近况,表现自己对韩绰的思念之情。唐时扬州极为繁盛,有二十四桥之称。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记有扬州二十四桥之名。又据《扬州
谓人的额头隆起,状如日。相术家认为是大贵之相。因借以喻帝王。李商隐《隋宫》:“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