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卫国人,字伯玉。相传他“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严于律己,善于改过,为人所称道。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兢魂再三褫,蘧瑗亦屡化。”参见“蘧玉知非”。
【介绍】:李贺作。这是元和三年(808)李贺到洛阳应河南府乡试时所写组诗。每月一首,外加闰月一首,共十三首。这种应试之作,一般只求切合题意,并不一定有什么新意,但李贺此组诗在命题、立意、用字、造句等方
争吵;争斗。王梵志《家中渐渐贫》:“东家能涅舌,西家好合斗。”
(—diào)人或诗文的风格情调。白居易《和殷协律琴思》:“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文君。”薛能《杨柳枝》:“此日与君除万恨,数篇风调更应无。”
①本指花气馨香。喻指美好的德行或名声。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②犹纷纷。《敦煌曲子词·酒泉子之一》:“金箱玉印自携将,任他乱芬芳。”
三台星共六星,呈阶梯状,每台二星,成三阶。古人认为三阶平则阴阳调和,天下太平。徐铉《奉和宫傅相公怀旧见寄四十韵》:“玉烛调时钧轴正,台阶平处德星悬。”
【介绍】:玄宗时人。天宝三载(744)曾赋诗送贺知章致仕归会稽。《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介绍】:见李存勖。
传说为黄帝时的女子,为黄帝第四妃,以貌丑德贞而闻名。孟郊《投所知》:“何殊嫫母颜,对彼寒塘月。”
【介绍】:字维明。郡望吴兴(今浙江湖州)。后来徙居宣城(今属安徽)。南唐人,北宋诗人梅尧臣之曾祖。《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