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张九龄《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诗句。二句写津亭晓望所见海上景色:水天相映,一片碧蓝;旭日东升,海边抹红。色彩绚烂,一派生机。
【介绍】:字子炎,五代末至宋初人。为狄仁杰后裔。隐于南岳衡山,以林泉自适。与寥融等人友善。《全唐诗》存诗3首又4句。
唐代崔融、苏味道的并称。二人在武后时相友善,工文能诗,同为“文章四友”的成员。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论文到崔苏。”
胡威少有志向,厉操清白。其父胡质为荆州刺史,威前去探望。告归时,其父赐绢一匹,胡威跪下说:“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其父曰:“是俸禄之余,故以为汝道路粮耳。”胡威遂接受了那匹绢。见《晋书·胡威传》
东晋高僧慧远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筑龙泉精舍,因距水源太远,乃用禅杖叩地,泉涌成溪。事见《高僧传·晋庐山释慧远》。后因以“杖出泉”为咏高僧之典。钱起《送赟法师往上都》:“到处花为雨,行时杖出泉。”
【介绍】: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诗句。雪花本无气味,李诗却因雪联想到瑶台,因花而联系到香,语便大奇。瑶台,传说西王母在昆仑山上所居之处,其台皆以玉为之,故云瑶台。
即《大风歌》。王德真《奉和圣制过温汤》:“停舆兴睿览,还举《大风篇》。”
山名。在今安徽省淮南市西,北有淮水,东有淝水。相传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八公曾登此山,故名。东晋太元八年的淝水之战,谢玄大败前秦苻坚,苻坚登城远望,心惊意乱,因有“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故事。刘禹锡《寄
汉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载:屈原放逐,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画有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懑。后因以“呵壁”为失意者发泄胸中愤懑之典实。李贺《公无出门》:“分
即拗体诗。清王轩《〈声调谱〉序》:“韩孟崛起,力仿李杜拗体,以矫当代圆熟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