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拗句的一种。指出句为平仄脚(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应用平声字而改仄声,是为小拗。对于小拗,其对句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可以用平声补救,如杜甫
【生卒】:760~847【介绍】:字举之,行十一,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家扬州(今属江苏)。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官至宰相。曾两典贡举,所选皆知名之士。封
散乱貌。张元一《嘲武懿宗》:“裹头极草草,掠鬓不菶菶。”
清刘云份编。云份字青夕,淮南(今江苏江都)人。《八刘唐人诗》,八卷。专录中晚唐刘叉、刘商、刘言史、刘得仁、刘驾、刘沧、刘兼、刘威等八家刘姓之诗。八家前各有小传1篇,无评点笺注。书前有李翰熙《序》1篇。
地名。在今海南省琼山市南。亦作“珠厓”。宋之问《早发韶州》:“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介绍】:孟浩然作。见《晚泊浔阳望庐山》。
【介绍】:见蒋洌。
若耶溪的别名。在浙江省绍兴市,向北流入镜湖。相传唐徐浩游此地,认为若邪溪名不合礼度,遂改名五云溪。杜牧《寄浙东韩八(乂)评事》:“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生卒】:558—638【介绍】:唐代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馀姚(今属浙江)人。排行七。少与兄世基受学于吴郡顾野王,精思读书十余年。为文婉缛,见称于徐陵,由是有名。陈文帝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在隋
清杜诏、杜庭珠编。见《中晚唐诗叩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