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自在

自在

【生卒】:741—821

【介绍】:

唐代高僧。俗姓李。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代宗时,投径山法钦和尚出家。登戒后,往诸方参学,从马祖道一悬解真宗。曾住伏牛山,世称伏牛和尚。元和中居洛阳香山。后南往江州,途经随州而卒。卒年为长庆元年(821)。所作《三伤歌》,辞理俱美,唐五代间流传甚广。《全唐诗补编》于“伏牛上人”名下录诗三首,又补四首。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一一。

①安闲自得;身心舒畅。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刘禹锡岁夜咏怀》:“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②自由,无拘束。李咸用《游寺》:“无家身自在,时得到莲宫。”③佛家以心离烦恼之系缚,得通达无碍为自在。白居易《池上闲吟二首》之一:“高卧闲行自在身,池边六见柳条新。”

【生卒】:741~821

【介绍】:

僧人,俗姓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早岁出家,诣江西马祖道一从学,以超越流辈为其法嗣。好隐山谷,曾居洛下香山、伏牛山,尝于龙门、王屋、嵩山访古,著《三伤歌》传唱于时。卒于随州开元寺。以曾住伏牛山,世称“伏牛和尚”。《宋高僧传》、《祖堂集》有传。《全唐诗补编·续补遗》收录其《三伤颂》3首,署“伏牛上人”;《续拾》补诗4首。

猜你喜欢

  • 李潜

    【介绍】:字德隐,本江夏平春(今属湖北)人,后迁至宜春(今属江西)。屡试不第,会昌三年(843)方登进士第,旋以父丧未赴调选。后王起再知贡举,华州刺史周墀寄诗以贺,王起以诗酬之,潜与诸同年皆有和诗。《

  • 刘崇龟

    【生卒】:?—895【介绍】:字子长。昭宗时宰相刘崇望之兄。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咸通六年(865)进士,曾官礼、兵部二员外郎、给事中、户部侍郎,后以检校户部尚书出为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节

  • 唐人绝句百首译注

    张庆、周士魁、张朝骏、陈大庆编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出版。7.25万字。本书针对青少年读者,选录唐人绝句129首。每首后均附“说明”、“注释”和“译诗”。“说明”部分简要介绍作者,概括说明作

  • 高峤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高宗时人。官仓部员外郎、司门郎中。调露二年(680)作《晦日宴高氏林亭》、《晦日重宴》二诗。《全唐诗》存此二诗。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下》、《唐尚书省郎官石

  • 探人

    犹探兵。指从事侦察工作的人。张籍《征西将》:“战马雪中宿,探人冰上行。”

  • 省僜

    【介绍】:五代高僧。一作省澄、文僜。俗姓阮。泉州仙游(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出家于本州龙花寺。后梁、后唐时,谒福州鼓山神晏、长庆院慧稜等,未契机缘。终嗣保福从展而悟禅机。后游吴越,归泉州,住招庆寺

  • 大易

    【介绍】:见太易。

  • 原毁

    唐韩愈作。作年不可确知,当与《原道》同时。此篇论当时士大夫毁谤风气及毁谤本原。愈《进学解》尝云自己“动而得谤”,《释言》、《择言解》俱言及其被谗谤之事,此篇亦当有个人感受在。全篇以古之君子责己重而周、

  • 离披

    ①盛多貌。包佶《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阴雾离披,灵驭摇裔。”②衰残凋敝。白居易《湓浦早冬》:“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皎然《送李季良北归》:“掩抑楚弦绝,离披湘叶衰。”③分离貌。杜甫《渼陂西南台

  • 桂苑笔耕集

    文集。唐崔致远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桂苑笔耕》二十卷,《宋史·艺文志七》作《笔耕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其后各家书目未见著录,则南宋以后在国内久已隐逸不传。至清道光中,始有高丽刊本传入,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