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缑山

缑山

缑氏山。常用作典故。①指仙界或修道之所。于鹄送宫人入道归山》:“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叫缑山半夜钟。”②咏笙。卓英英《理笙》:“因思往事惆怅,不得缑山和一声。”③咏太子辞世。权德舆《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之二:“还似缑山驾,飘飘碧虚。”参见“缑氏”。

猜你喜欢

  • 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介绍】:李隆基作。开元十六年(728),玄宗自择廷臣为诸州刺史,诏群臣送行,亲赋此诗。诗叙写作为一个君王的心怀及对诸州刺史的信任和劝勉。言语恳切,引经据典,生动感人。

  • 于邺

    【介绍】:唐末进士。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任都官员外郎。三年,为工部郎中。寻因故自经死。或谓邺字武陵,将二人混为一人。《全唐诗》编邺诗为1卷,与于武陵诗1卷重出18首。或疑今存《于邺诗集》一卷,

  • 柳宗元诗文选注

    ①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柳宗元诗文选注》注释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2月出版,8.8万字。本书选注中唐时期著名政治家与文学家柳宗元有代表性的诗文49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柳宗元坚持中央集权,进行改

  • 王梵志诗

    王梵志撰,郑振铎校补。有1935年郑振铎校刻《世界文库》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版《郑振铎世界文库》本。该本一卷,系以巴黎国家图书馆藏二七一八号敦煌卷子为底本,而以国家图书馆所藏三二六六号一残

  • 王宏

    【生卒】:587~652【介绍】:字元景,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隋时释褐除河内济源县丞。唐初,参怀州司功军事,历梓州永泰、濮州濮阳、黄州麻城、秦州陇城、淄州淄川、贝州临清六县县令。永徽三年(652)

  • 萧骚

    ①象声词。形容风雨、草木的声音。韦庄《南省伴直》:“何事爱留诗客宿,满庭风雨竹萧骚。”②萧条凄凉。祖咏《晚泊金陵水亭》:“江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

  • 颖脱

    据《史记·平原君列传》载:毛遂为平原君门客,三年无所作为。秦围赵之邯郸,平原君将率门客二十人到楚国游说,合纵抗秦。毛遂请求跟从,平原君以“锥处囊中,其末立见”为喻,认为毛遂三年无所建树,是无能,因而不

  • 秀登

    【介绍】:五代僧人。工诗。与齐己同时。《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3首。

  • 方袍

    僧人穿的袈裟。平铺为方形,故称。法照《送清江上人》:“见山援葛藟,避世著方袍。”亦用为僧人代称。司空曙《题凌云寺》:“不与方袍同结社,下归尘世竟如何。”

  • 庾翼

    晋代人。庾亮之弟。善书法,少时与王羲之、郗愔相媲美。王羲之曾以章草修书与庾亮,庾翼见其书法,深加叹服,复信王羲之加以称赞,自愧不如。见《晋书·王羲之传》。后因以为咏书法精妙之典。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