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
【介绍】:
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八诗句。不说远方的景色透过窗棂映入书房,而言“窗含远色通书幌”;不说垂钓者在石矶上钓住了游鱼,而言“鱼拥香钩近石矶”,都写得别致有味。
【介绍】:
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八诗句。不说远方的景色透过窗棂映入书房,而言“窗含远色通书幌”;不说垂钓者在石矶上钓住了游鱼,而言“鱼拥香钩近石矶”,都写得别致有味。
【介绍】:李贺《新夏歌》诗句。摇扬,指和风飘荡。梳扫,谓柳条拂地,被风吹动,好似梳扫地面一般。写初夏一派葱翠浓绿的景色,历历如绘。
【介绍】:姚崇作。一作柳中庸诗。夜间泛舟,茫无所见,一切感受只能通过感觉转换置于目前。诗中“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二句便是将听觉嗅觉所感变为视觉可以感受的物象,非身历其境不知其妙,可谓富于巧思,这与
东汉张纲,忠贞正直,朝廷拜为徇行风俗八使之一,奉命巡行天下,考察官吏政绩和民风,刚到洛阳都亭,他就拆下车轮埋在地里,说:“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掌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梁翼及其弟梁不疑。见《后汉
钦州电厂工人理论小组等注译。197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李贺诗40首。诗前有“说明”,后有“注释”和“译诗”。该书把李贺视为“具有法家思想”的诗人(《前言》),有当时“评法批儒”思潮的烙印。
陈蒲清译注,颜永刚、罗玉玲绘图。长沙新世纪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收入《古典文学入门小丛书》第一辑。本书采用了绘图、注音、今译、赏析的方式诠释《唐诗三百首》。每首诗都配有白话译文和赏析文字,便于欣赏
清周春撰。凡八卷。是书始撰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四十八年最后定稿。其自序云:“此书凡五易稿,因太繁芜,改创括略,复两易稿,阅二十有五年而成书。”足见其治杜用力之勤。该书前七卷论杜诗双声叠韵及
【介绍】:陆羽作。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诗览物思古,抒写对晋王徽之等古代风流人物的追忆凭吊之情。意象哀婉,感人至深。
【介绍】:唐代文学家。字茂孝。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家于吴县(今江苏苏州)。生卒年不详。排行八。杨凌子。元和二年(807)进士及第。平判入等,授右卫胄曹参军。坐累,由左卫骑曹参军贬吉州司户参军。长
张天健著。学苑出版社1990年10月初版。本书以问答体的形式,分三编,回答了有关诗人生平,诗歌本事、流派、体类等涉及唐诗研究多个方面的111个问题,理清了许多由来已久的疑难,对深入理解唐诗颇有裨益。
宋刻本,二十五卷,编撰者、刻印者均不知其名氏。当为宋宁宗时(1195~1224)所刻,该书以诗题划分门类,凡七十二门,虽划分不尽科学,且有复沓及甚琐细者,然于杜诗内容分类,亦有助于翻检,以及杜诗同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