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名。相传商代贤相傅说为奴隶时曾版筑于此。其地相传在今山西平陆。亦借指贤才隐逸之所。李世民《秋暮言志》:“抽思滋泉侧,飞想傅岩中。”参见“傅说”。
杜甫有《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诗,又有《郑驸马宅宴洞中》诗,题下原注曰:“明皇临晋公主下嫁郑潜曜,神禾原有莲花洞,乃郑氏故居。”据此知郑驸马为郑潜曜,池台在长安,与神禾原莲花洞之居为一地。遗址在今
【介绍】:罗隐《春日湘中题岳麓寺僧舍》(“春日”,《全唐诗》作“春中”,一作“春日”)诗句,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致相得益彰,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唐人句法”条引为“写景”例示。
权德舆撰。全书五十卷,诗赋十卷、文四十卷。有宋刻本、清嘉庆十一年(1806)大兴朱氏翻宋刻本,《四部丛刊》初编即据朱氏刻本影印,有校补一卷。此为权氏文集全本。《四库全书》据明嘉靖二十年(1541)刘大
【介绍】:见李忱。
【介绍】:唐代诗人。虔,又作庆。生卒年、籍贯不详。《登科记考》以为即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及第之裴乾馀,疑不确。大中中,为浙江西道都团练判官、监察御史,徙山南东道推官,杜牧有“裴虔馀除山南东道推官”
指章仇兼琼。唐鲁郡任城人。天宝五载,章仇兼琼以剑南节度使为户部尚书,故称。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见赠》:“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合集。唐虞世南等著。明黄贯曾编。五十卷。编者自称因洞庭徐太宰刊陈子昂等十二家诗、嘉靖中毗陵蒋孝刊《广十二家唐诗》,均不及李峤等人的诗集,惧其湮没,因刊此编。录初唐至中唐诗人虞世南、李峤至武元衡、权德舆
【介绍】:喻凫《得子侄书》诗颈联。出句渲染高飞云天的雁阵声势,诗思豪放,意象苍茫。对句勾画风轻月白的渔舟夜色,境地清幽,令人神往。二句融合两种景致,传达出一种感绪,堪为佳句。
【介绍】:唐代高僧。生卒年、籍贯不详。生活于中、晚唐间。自称本无姓名,行踪不定。曾游京洛,时居市井,广开法庙,大扇迷徒。与伏牛山自在和尚齐名。撰有长篇歌行《一钵歌》,宣扬佛理,深于激劝忧思,文词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