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宋敏求编、曾巩编次。三十卷。宋敏求字次道,赐进士出身,仁宗时任知制诰,累迁龙图阁直学士,曾预修《唐书》,著有《春明退朝录》、编有《唐大诏令集》等。曾巩字子固,进士出身,官拜中书舍人,善古文,为唐宋八
①指竹林七贤。亦泛指贤士。卢纶《秋夜同畅当宿潭上西亭》:“圆月出山头,七贤林下游。”②佛教指调心顺道的七个阶次或七贤人。王维《过卢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三贤异七贤,青眼慕青莲。”
①幽暗貌。李端《送马尊师》:“南入商山松路深,石床溪水昼阴阴。”②深邃貌。刘禹锡《初夏曲三首》之二:“时节过繁华,阴阴千万家。”
文集。唐张泽撰。《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张泽《饮河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七》同。其后未见刊行著录。作品已佚。
①犹背对。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②在背后。杜甫《莫相疑行》:“晚将末契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③离别。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一:“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④背与
这里,此处。齐己《道林寓居》:“青嶂这边来已熟,红尘那畔去应疏。”
在汉未央宫内,为侍臣值宿之所。后世以入承明庐喻在朝作官。刘祎之《酬郑沁州》:“匪厌承明庐,伫兼司隶局。”白居易《马上作》:“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介绍】:温庭筠作。这是一首咏荷诗。诗中之荷临风带愁,零落澄波,揉合着诗人迷惘、幻灭的心情,反映出晚唐压抑的时代气氛。写物拟人,融情入景,诗语绮丽繁富。
【介绍】:高适作。一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慈恩寺浮图,即慈恩寺塔,今称大雁塔。天宝十一载(752)秋,作者弃官西至长安,与薛据、杜甫、岑参、储光羲等人同登慈恩寺塔,各赋诗一首。高适此诗描写了大雁塔孤
【介绍】:孟浩然作。诗写庭阴影稀、烟树鸟宿、水轩萤飞的林园黄昏景色中,作者幽居独坐时的念友情思。该诗点染结合,构思巧妙。而风格轻浅纤微,说可视为晚唐诗风之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