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东汉祢衡。祢衡为江夏太守黄祖掌书记,言事作文,“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见《后汉书·祢衡传》。后因以“祢处士”称美有文才者。岑参《送弘文李校书注汉
【介绍】:河南(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进士,贞元末应科目及第。元和三年(808)任监察御史,官著作佐郎。与皎然有诗交。《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李嶷作。写羽林少年的侍猎情况。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举止洒脱、卓尔不群的羽林少年形象。殷璠评白:“嶷诗鲜净有规矩,其《少年行》三首,词虽不多,翩翩然佚气在目也。”(《河岳英灵集》)
【介绍】:高宗时举进士,后为侍御史。因谋诛张易之兄弟而流放番禺,后匿于吉州参军敬元礼家,捕获后被杀。《全唐诗》存诗1首。
仓猝,急迫。杜牧《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宦游何戚草,什伍持津梁。”
晨风轻拂,残月在天,其景清冷。故诗文中常借以描写凄凉的心境或抒写离情别意。韩琮《露》:“几处花枝抱离恨,晓风残月正潸然。”
【介绍】:生平无考,《全唐诗》仅存《赠葛氏小娘子》诗1首。
陶侃,晋朝人,字士行。早年失父,家贫,其母贤达,管教十分严厉。后举孝廉,历官侍中、太尉、都督交广宁诸州军事、都督荆雍益梁诸州军事、大将军等。曾以运船为战舰,攻敌必破。年轻时曾因饮酒误事,受到母亲的责备
【介绍】:杜审言作。揣诗意,当作于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改唐为周时,作者任职江阴。大酺即规模盛大的宴饮,此诗通过对大酺场面的渲染,揭示歌舞升平的宗旨,故立意平平。但诗中不乏写景佳句,“梅花落处疑残雪
【介绍】:①王昌龄作。见《城傍曲》。②(全)高适作。是作者游蓟门后南归途经邯郸时所作。《乐府诗集》将其归入杂曲歌辞。此诗借写邯郸游侠子的行事、际遇,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激愤之情。诗先写邯郸游侠子重义轻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