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灵岩寺

灵岩寺

①在江苏省吴县灵岩山上。是灵岩山规模最宏大的古建筑,亦为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寺基原为春秋时吴王馆娃宫遗址,初建于梁天监年间(502—519),系司空陆玩舍宅为寺,名秀峰寺。唐代改称灵岩寺,信奉律宗,香火繁盛。南宋绍兴年间,赐予抗金名将韩世忠,改称显亲崇报寺。后寺院毁于火。清顺治年间重修,称崇报禅寺。康熙十四年(1675)重建大殿,咸丰十年(1860)除宝塔外,整座寺院全毁。现寺宇为1919至1932年间重修。灵岩寺占地二万平方米,有弥勒殿、大雄殿、钟楼等建筑。规模宏丽,气宇轩昂。大雄殿东侧塔院内有灵岩塔,又称多宝佛塔。白居易《题灵岩寺》诗即指此。②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玉符山下。相传东晋高僧朗公来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因称“灵岩”。北魏僧人法定于正光元年(520)来此引泉建寺,名神宝寺。隋唐时灵岩寺名声大振,成为我国佛教禅宗重要寺院,与南京栖霞寺、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并称“域中四绝”。其千佛殿、辟支塔、墓塔林皆创自唐代,千佛殿中今存四十尊宋塑罗汉像,向来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寺中多泉,其中卓锡、双鹤、白鹤三泉相距甚近,有“五步三泉”之称。

猜你喜欢

  • 夜宴左氏庄

    【介绍】:杜甫作于天宝二、三年间。顾宸曰:“看此诗,鼓琴看剑,检书赋诗,生平乐事无不具。风林初月,夜露春星,以及暗水花径,草堂扁舟,天文地理,重叠铺叙一首中,浑然不见痕迹,却逐联紧接,一气说下,八句如

  • 赴彭州山行之作

    【介绍】:高适作。肃宗乾元二年(759)高适被任为彭州(今属四川)刺史,五月自长安赴任,途中写下此诗。诗中描写了路途中峻峭秀美的山林景色,并抒发了作者老而远仕的违心之愁和旅程中的孤独情怀。该诗写景生动

  • 程明甫

    【介绍】:见程嵩。

  • 杨炯集

    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11月出版,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与《卢照邻集》合刊。此本以《四部丛刊》影印童佩所编《盈川集》为底本,并参校各本。为便于查阅,改名为《杨炯集》。底本附录,一仍其

  • 薜服

    即薜荔衣。刘禹锡《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桃源访仙官,薜服祠山鬼。”参见“薜荔衣”。

  • 徐君

    周代徐国的国君。徐君与吴公子季札交友,喜爱季札的佩剑,季札知其意,但因出使须有佩剑,不能相赠,准备回来后再送给他。季札返回时徐君已死,季札便将剑挂在徐君墓前树上而去。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杜甫《别

  • 北中寒

    【介绍】:李贺作。此诗描绘北方极端寒冷之状,很好地运用了极端夸张手法,全诗紧紧围绕着“寒”字着色,极为传神。风格很像韩愈,正如钱钟书所说:“《北中寒》可与韩(愈)孟(郊)《苦寒》两作骖靳”(《谈艺录》

  • 贾阆仙

    【介绍】:见贾岛。

  •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

    【介绍】:王维作。题下原注:“山西去亦对维门。”崔季重,天宝十二载(753)任濮阳(今属河南)太守。此诗当作于崔季重罢濮阳太守隐居蓝田时,其居地与辋川别业相对。诗中描写崔季重隐居之地的秋山景色和崔氏闲

  • 周源

    【介绍】:高宗显庆以后人。曾官尚书。尝赴邵州高霞山访李真人震,留诗勒碑。明万历间发现此碑,并获诗1首(存7句)。《全唐诗补编·续拾》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