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樊川诗集注

樊川诗集注

杜牧著,清冯集梧注。集梧,浙江桐乡人。大注释家冯浩之子。曾校勘《元丰九域志》等。本书计正集四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另有《补遗》及《遗收诗补录》。然仅正集四卷有注。此书是最流行的杜牧诗注本。有清嘉庆六年(1801)刊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标点本最为通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又据此印了新一版。该注举凡诗中的名物、本事、舆地、典故及语词等大多注出,为后人阅读与研究杜牧诗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冯氏对此书下了很大功夫。时人吴锡麒赞为“博采史编,综核时事。……不穿凿以侧附,不濛汞以诡随,情貌无遗,诠贯有叙。起古人而亦感,俾后学之不迷。”(《杜樊川集注序》)其书之成,集梧门人吴兰庭盖出力不少。兰庭于乾隆三十九年举于乡,七应礼部而不遇,主持集梧家编修。“如考定《元丰九域志》、增注《杜樊川集》,皆出先生手。”(《胥石文存》刘承干跋语)但冯注也有不少缺误,胡可先作《樊川诗集注正补》(收入《杜牧研究丛稿》),可参看。

猜你喜欢

  •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介绍】:韦应物作。全椒县,唐属滁州,今属安徽。《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滁州》:“神山,在全椒县西三十里,有洞极深。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此即道士所居也。”韦于建中三年(782)四月除滁州刺史,

  • 郑韫玉

    【介绍】:郡望荥阳(今属河南)。德宗时宰相郑珣瑜从兄。余无考。《全唐诗补编·补全唐诗》收诗1首。

  • 云阁

    ①阁名。秦二世胡亥所建。亦泛指宫中楼阁。杜正伦《玄武门侍宴》:“玉池流若醴,云阁聚非烟。”②指云台。汉明帝图画功臣之像的台阁。因用为咏功臣之典。李白《游敬亭寄崔侍御》:“壮士不可轻,相期在云阁。”参见

  • 陈翥

    【介绍】:贞元四年(788)进士。《全唐诗》存诗3首。

  • 感遇诗三十八首

    【介绍】:陈子昂作。这组诗是陈子昂的代表作,突出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革新精神。这些诗非一时之作,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颇为复杂,风格并不完全统一,但一扫齐梁浮艳气息,而以高雅冲淡之音,极大推动了初唐的诗

  • 伊轧

    (—yà)象声词。孙光宪《渔歌子》:“扣舷歌,联极望,桨声伊轧知何向。”

  •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介绍】: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句。诗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来写秋夜的萧瑟景象,以衬托自己怀友的远思。

  • 王位之

    【介绍】:玄宗时人。开元二十八年(740)任滑州匡城县主簿。《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1首。

  • 山行留客

    【介绍】:张旭作。一作《山中留客》。此诗为山中人留客之辞,通篇写山中景象之美。清词妙意,令人玩赏不已。

  • 漆园人

    喻指旷达逍遥而淡于仕途的人。钱起《县中池竹言怀》:“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参见“漆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