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李邕

李邕

【生卒】:678—747

【介绍】:

唐代散文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少知名。武后长安初,李峤等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中宗时,以与张柬之善,出为南和令,又贬富州司户参军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改户部员外郎。又贬崖州舍城县丞。玄宗开元三年(715),入为户部郎中。又出为括州司马。十三年(725),迁陈州刺史。以贪赃枉法贬为钦州遵化县尉。二十三年(735)后,以军功累转括、淄、陈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六载(747)为李林甫所害。以官终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代宗时,追赠秘书监。邕以文名天下,尤长于碑颂,时中朝衣冠及海内寺观多持金帛往求其文。所作以《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批韦巨源谥议》最为著名。其诗《六公咏》为杜甫所推重(见《八哀诗·秘书监江夏李邕》)。又精于书法,行草之名尤著。据《新唐书·艺文志》载,著有《狄仁杰传》(《直斋书录解题》作《狄梁公家传》)三卷、《金谷园记》一卷、文集七十卷,均已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全唐文》存文五卷,《唐文拾遗》补八篇;《全唐诗》存诗四首,《全唐诗补编》补七首,移正一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书史会要》卷五。

【生卒】:678—747

【介绍】:

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善之子。长安初,李峤、张廷珪荐其词高行直,授左拾遗。宋璟劾奏张昌宗,邕于天后前抗言助之。少帝唐隆元年(710)召为左台殿中侍御史。后以军功累转陈、括、淄、滑等州刺史。天宝初,为汲郡、北海太守。六载(747)为李林甫所杀。官终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邕以文名天下,尤长于碑颂,时中朝衣冠及海内寺观多持金帛往求其文。精于书法,行草尤著。新、旧《唐书》有传。《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补编》补诗7首。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猜你喜欢

  • 崔护

    【介绍】:唐代诗人。字殷功。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北)人,郡望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生卒年不详。崔咸兄。贞元十二年(796)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元和中,为户部郎中。

  • 集千家注批点补遗杜工部诗集

    见《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

  • 刘昇

    【介绍】: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以父遭人构陷致死,十余岁即流放岭外。景云、开元(710—741)年间曾官右武卫骑曹参军、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工草隶,善文章。《全唐诗》录诗1首。

  • 白虎殿

    汉宫殿名。又名白虎观。在未央宫中。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之一:“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 吕祖

    【介绍】:见吕岩。

  • 唐翰林李太白诗集

    编者不详。元代坊刻本,二十六卷,无注。此书前二十四卷为歌诗,卷二十五为古赋,卷二十六为赞十七篇。

  • 上李邕

    【介绍】:李白作。李邕,盛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开元八、九年,李邕任渝州刺史,李白前去拜访他。为其所轻。李白于是就写了这首诗表示回敬。诗中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自信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

  • 杜诗杂说续编

    曹慕樊著。见《杜诗杂说》。

  • 梨园弟子

    唐玄宗时梨园宫廷歌舞艺人的统称。于鹄《赠碧玉》:“霓裳禁曲无人解,暗问梨园弟子家。”亦作“梨园子弟”。花蕊夫人《宫词》之九六:“梨园子弟簇池头,小乐携来候宴游。”

  • 秋夜曲

    【介绍】:①(全)王涯作。此诗写深闺之中,秋夜露凉,女郎愁思缱绻,弹筝至深夜而不愿回寂寞空房。意境清寂幽微,活画出闺中寂寞之人。②(全)张仲素作。诗写一妇人为征人连夜赶制秋衣,听得秋虫阵阵,便担心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