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作。大历二年(767)夏,杜甫写有一首《上后园山脚》,此是大历二年秋所写,故云“又上”,时在夔州。诗前半,追忆了当年登泰山于日观峰眺望所见景物,回忆了当时国家表面富强,而穷兵黩武所孕育的
①平原君门下的食客。后泛指权贵的门客。王维《济上四贤咏·成文学》:“身为平原客,家有邯郸娼。”②指客寄赵地之士。李贺《客游》:“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
山名。又名邹山、邹峄山、邾峄山。在山东省邹城东南。古传其山南坡的梧桐树是造琴的良材。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巡时,曾登封峄山,刻石颂秦功德,相传碑文为丞相李斯篆书,这就是著名的峄山碑。
指晋代陶潜。因其曾任彭泽县令,但因不堪官场逢迎之苦,弃官归隐,故称。或用以美称县令。刘长卿《送薛据宰涉县》:“日得谢客游,时堪陶令醉。”亦用以咏隐士。张乔《七松亭》:“已比子真耕谷口,岂同陶令卧江边。
指朝廷派赴岭南地区的使节。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忽闻铜柱使,走马报金鸡。”
东汉尚书郎田凤,字季宗,仪貌端正,深得汉灵帝赏识,为他亲笔题殿柱,称道:“堂堂乎张,京兆田郎。”见东汉赵岐《三辅决录》。后因以“田凤”用典称美郎官、侍臣。韦庄《九江逢卢员外》:“陶潜岂是铜符吏,田凤终
《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后因以“泣素丝”用作慨叹人生命运受人摆布的典故。张九龄《酬宋使君见诒》:“顾已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唐皇甫冉、皇甫曾撰,明刘润之辑。明正德十三年(1518)刘成德辑刻《大历二皇甫诗集》八卷,计皇甫冉诗七卷,皇甫曾诗一卷,是为《四库全书》底本。《四库全书》据江苏蒋曾莹家藏本收录《二皇甫集》七卷,计曾诗
一名《世彩堂昌黎先生集注》,又名《东雅堂韩昌黎集注》。宋廖莹中注。廖莹中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人。曾登科,为贾似道门客。全书正集40卷,外集10卷,遗文1卷,集传1卷。其正文悉依朱熹校本,校语悉用《考异
【介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句。穷已,穷尽。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天地之一瞬”。而就整个人类而言,世代相继,绵延无穷,这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永恒江月得以共存,人们也就不必哀伤人生苦短了。二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