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吴兴(治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排行四。家贫,寓居汝北。玄宗天宝中,屡试不第。千运因“正直”、“忠信”、“仁让”而无禄位,怀才不遇,浩然有终隐之志,士流敬之,号曰“沈四逸人”、
林继中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赵次公注是杜诗第一部较为准确、丰富、有一定深度的全注本,在宋代享有盛名,南宋的集注本都有引录。但赵注原本自南宋中叶后逐渐亡佚。1916年,傅增湘发现了赵注的后
三国吴孙坚的祖父。相传孙钟以种瓜为业,有三个少年前去讨瓜吃,孙钟款待他们。三少年临走,自称是司命之神,并为孙钟选坟址,以保佑后代出几代天子。后孙坚子孙权果建三国吴,号称大帝。见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
【介绍】:应作李慎言,避宋孝宗讳改。北宋中期人。字希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人。《全唐诗》误收其诗《水殿抛球曲二首》,列于世次爵里无考作者类。
选集。一名《李于鳞唐诗广选》、《李于鳞唐诗选玉》等。明李攀龙选。七卷。此书原为李氏《诗删》所选唐诗部分,后摘出单行。共选诗人一百二十八家,诗四百六十五首,各体兼收,按诗体编次。编者自称“兹集以尽唐诗,
在唐代科举制度中,进士科加试的诗歌称为省试诗。现存于《文苑英华》的省试诗将近五百首(见《文苑英华》卷一八〇至一八九)。在唐初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进士考试只考策文,与诗赋无关,到唐高宗调露二年(680)
【介绍】:李白作。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城西北十里。原名昭亭山,因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意谓鸟飞云去,唯我独坐,突出题中“独坐”之意。而“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①中午。朱庆馀《送僧往太原谒李司空》:“中时过野店,后夜宿寒林。”②古代以五行与季节相配,以金、木、水、火分别配秋、春、冬、夏,另划立秋前十八日配土,称“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秋之交或夏末。
【介绍】:李嘉祐《晚春宴无锡蔡明府西亭》颈联。芳草,常比喻有美德的人。这里是双关语,既写眼前芳草茵茵之景,又有贤人聚会之意,故兴致由此而起。远处山峦叠翠,更增情致。此联借景抒情,工整蕴藉。
【介绍】:岑参《赴北庭度陇思家》诗句。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横亘在陕甘边境。二句以新颖的构思,表现了作者思念家人的真挚感情。清沈德潜评曰:“欲鹦鹉报家人寄书,思曲而苦。”(《唐诗别裁集》卷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