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戎昱

戎昱

【生卒】:744?—800?

【介绍】: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大历初,任荆南节度从事,又入湖南、桂州观察使幕府。建中年间入朝,任侍御史。出为辰州、虔州刺史,似终永州刺史。昱有诗名,其诗多反映民生疾苦和伤乱述怀之作,语多警切,风格沉郁。严羽评云:“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沧浪诗话·诗评》)有明人辑本《戎昱诗集》,《全唐诗》编为1卷,然其中混入张九龄戴叔伦杨巨源等人之诗。《全唐诗补编》补诗2首又2句。

【介绍】:

唐代诗人。扶风(今属陕西)人。曾家于荆南(治今湖北江陵),一说为荆南人。约生于开元后期,卒于贞元后期。进士及第(一说举进士不第)。乾元二年(759)初为浙西节度使颜真卿幕从事。上元中游长安。宝应二年(763)访王季友于华阴。大历元年(766)谒岑参于成都。二年(767)辟荆南从事。三年(768)杜甫来江陵,昱谒之。四年(769)以后,历湖南、桂管从事。建中三年(782)官御史。次年出为辰州刺史。贞元七年(791)前后为虔州刺史。晚年一说曾为永州刺史,似不可信。善书法。工诗,有时名。多述怀、伤乱、题赠、寄送之作。《苦哉行五首》、《塞下曲》写胡兵之虐和征战之苦,反映了动乱现实。《咏史》、《桂州腊夜》等或议论正大,或景象真切,亦为传世佳作。诗风沉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称:“戎昱之诗,有绝似晚唐者。”《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戎昱集》五卷,有散佚。传世有辑本《戎昱诗集》一卷,补遗一卷。《全唐诗》存诗一卷,间有他人之作。《全唐文》存文一篇。臧维熙有《戎昱诗注》。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三。

猜你喜欢

  • 解衣

    即解衣推食。慷慨赠人衣食。谓施惠于人。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李适《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解衣延宠命,

  • 啼蛄吊月钩阑下

    【介绍】:李贺《宫娃歌》诗句,意谓蝼蛄对着月光在曲栏下低呜,很好地衬托了宫女们怨旷冷寂的心理,钱钟书称之为“写景幽凄”、“真化工之笔矣”(《谈艺录》一一)。

  • 暮春宜阳郡斋愁坐忽枉刘七侍御新诗因以酬答

    【介绍】:李嘉祐作。宜阳郡,唐袁州郡治,今江西宜春。此诗前六句写暮春愁坐,以子规夜啼领起,然后以萧条景物曲写郡斋落寞的愁闷,最后两句是枉诗酬答,抒发羡其当路而又朝隐无患的心情。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介绍】: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句。歧路,叉路,指分手之处。二句谓大丈夫志在四方,不要像小儿女那样,分别时哭哭啼啼。志向高远,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 望夫石

    见“望夫山”。

  • 席门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后以“席门”指清贫之家或隐士之居。杜甫《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 山中赠耿拾遗湋兼两省故人

    【介绍】:秦系作。耿湋,大历十才子之一,代宗大历初年入朝为拾遗。两省,指中书省和门下省。诗写隐居生活的清贫窘困,展示了隐士生活的另一面,与隐逸诗的主调大不相同。

  • 登楚

    同“登楼”。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豺遘哀登楚,麟伤泣象尼。”参见“登楼”。

  • 饮马

    给马喂水。春秋时,晋、楚将交战,楚军驻扎在郔(郑国北方邑名),晋军将领打算打到黄河就回国,《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其事曰“将饮马于河而归”。后因以“饮马”谓战争所到之处。吴融《金桥感事》:“饮马早闻临渭

  • 赤憎

    可恶。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