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感遇十二首

感遇十二首

【介绍】:

张九龄作。开元二十五年(737)四月,张九龄受奸相李林甫排挤,被贬荆州长史,直到二十八年春归里。这组诗当作于此时。诗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讽喻时政,向与陈子昂的《感遇诗三十八首》并称。清刘熙载说:“曲江(张九龄)之《感遇》出于《骚》,射洪(陈子昂)之《感遇》出于《庄》,缠绵超旷,各有独至。”(《艺概·诗概》)贺贻孙更说:“张曲江《感遇》,则语语本色,绝无门面矣,而一种孤劲秀澹之致,对之令人意消。盖诗品也,而人品系之。”(《诗筏》)如第一首“兰叶春葳蕤”,全诗以兰、桂自喻,表现了诗人淡泊自守、不慕荣利的高洁情操和洒脱襟怀。第七首“江南有丹橘”,则以橘喻人,通过对经冬犹绿的丹橘的歌颂,表现了作者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和济世不能的抑郁情怀。含蓄蕴藉,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猜你喜欢

  • 萧项

    【介绍】:唐代诗人。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曾官侍郎。昭宗末年,与翁承赞为册礼使使闽。《全唐诗》存诗一首。事迹见所附小传。

  • 争忍

    怎么忍心。欧阳炯《木兰花》词之一:“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

  • 何曾食万

    何曾,晋武帝时人,官至丞相、太傅。为人好奢侈,豪华过于王者,每日食费逾万钱,犹嫌无下箸处,无可口之食。事见《晋书·何曾传》。李瀚《蒙求》:“齐景驷千,何曾食万。”

  • 姚月华

    【介绍】:唐代女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少丧母。曾梦月坠妆台,醒后大悟,聪慧过人。随父寓居扬子江,见邻舟书生杨达诗,命侍儿乞其稿,达即作艳诗以致情。此后屡相酬和。后因其父有江右之行,留诗而别,踪迹遂绝

  • 崔元明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1首。

  • 沈彬

    【生卒】:864?—961?【介绍】:字子文,高安(今属江西)人。少好学读书,有能诗之誉。唐末举进士不第。时逢离乱,浪迹湖湘,隐云阳山,访名山洞府,好神仙,治方术。南唐李昪镇金陵,闻其名,辟为秘书郎,

  • 孤云

    孤独飘浮的云片。喻指飘泊无依的贫士。典出《文选·陶渊明〈咏贫士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李善注:“孤云,喻贫士也。”郑谷《谷自乱离之后在西蜀半纪之馀》:“孤云终负约,薄宦转堪伤。”

  • 李景伯

    【介绍】: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李怀远之子。景龙至开元中历给事中、谏议大夫、礼部侍郎、右散骑常侍等。因老迈多疾请归,约卒于开元中。中宗时尝侍宴,奉制《回波辞》,独李景伯不为谄佞之言,而寓规箴之意。

  • 小拗

    律诗拗句的一种。指出句为平仄脚(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应用平声字而改仄声,是为小拗。对于小拗,其对句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可以用平声补救,如杜甫

  •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介绍】:崔曙《奉试明堂火珠》诗句。火珠,指宫殿、塔庙建筑正脊上作装饰用的宝珠,有两焰、四焰、八焰等不同形制。《封氏闻见记》卷四《明堂》云:“顶上金火珠迥出云外,望之赫然。”二句极写明堂火珠的光耀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