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崂山

崂山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东部。古称劳山、牢山,亦名辅唐山、鳌山。有大小二山相连,大曰大崂山,小曰小崂山。最高点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3米。东临崂山湾,南濒黄海,海山相连,水气岚光,变幻无穷。自古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美称。史载,秦始皇、汉武帝为寻求仙药,曾先后登临此山。唐玄宗亦派王旻、李华周进山炼药,并将崂山易名辅唐山。宋元以来,寺观次第兴建,遂成道教名山。现存上清宫、下清宫、太平宫、华楼宫等。道士丘处机、张三丰等均曾在此修道。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诗:“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劳山,即指崂山。

猜你喜欢

  • 东山妓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谢安隐居东山时,多养女妓,每出游,必携以从,纵心事外,疏略常节。后因以“东山妓”为蓄妓之典。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君携东山妓,我咏北门诗。”亦用为咏王公贵臣游玩

  • 固说

    清史流芳编。流芳,字兰署,生活于清康熙年间。《固说》,二卷。选录唐人五律、七绝145首。其中五律77首、七绝68首,以初盛唐名家居多。取诗固有定解、不可穿凿之意,名为“固说”,故诗后之注解评析,大都能

  • 袁公卧雪

    袁公,指袁安。袁安家贫受饥,天大雪,袁安以雪天饥饿之人多,便宁愿挨饿也不出门乞讨而与他人争食,遂困卧家中,到洛阳令知之入其室,袁安已僵卧欲毙。事见《后汉书·袁安传》。后因以“袁公卧雪”谓贤士能坚贞自守

  • 韦柳体

    诗歌风格。韦应物和柳宗元诗风相近,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因合称为“韦柳体”,自注云:“苏州与仪曹合言之。”苏轼认为李杜以后只有韦柳两人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书黄子思诗集后》)。

  •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介绍】:苏颋作。望春宫,唐行宫名,在长安郊外。杨慎《升庵诗话》卷八云:“唐自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其绮绘有余,而微乏韵度。独苏颋‘东望望春春可怜’一篇迥出群英矣。”文中对

  • 带经

    见“带经锄”。

  • 忆东山二首

    【介绍】:李白作。东山,在今浙江上虞县西南四十五里。为晋太傅谢安所居之地,一名谢公山。李白一生倾慕谢安,谢安高卧的东山,是他向往的出处和归宿之地。其一将谢安的东山写得花团锦簇,白云明月,一片诗情画意,

  • 长孙佐辅

    【介绍】:朔方(今陕西靖边)人,生活于德宗时。或误作“长孙佐转”。其弟公辅贞元间为吉州刺史,佐辅常依其弟居住。辛文房评其诗“繁缛不杂,卓然有英迈之气。”(《唐才子传》卷五)《全唐诗》共录其诗19首,其

  • 月下花前

    白居易《老病》:“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后因以“月下花前”指美好的游憩环境。亦特指能触发男女情思的环境。宋杜安世《剔银灯》词:“月下花前,偷期窃会,共把衷肠分付。”亦作“花前月下”。宋灌圃

  • 黑裘

    见“黑貂裘”。